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甘谷驿油田长4+5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2页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研究内容第9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9-11页
   ·完成的工作量第11页
   ·取得的主要认识第11-12页
2 区域地质概况第12-16页
   ·地理位置第12页
   ·区域构造第12-13页
   ·盆地演化史及其沉积地层第13-15页
   ·古气候第15-16页
3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16-30页
   ·延长组地层剖面第16-20页
   ·延长组地层时代的讨论第20-21页
   ·地层划分对比方案第21-23页
   ·长4+5地层划分标志第23-26页
   ·长4+5油层组地层特征第26页
   ·长4+5地层划分与对比第26-30页
4 沉积相分析第30-48页
   ·区域沉积背景第30-31页
   ·岩石相第31-34页
   ·沉积相标志第34-40页
   ·三角洲沉积相模式第40-43页
   ·沉积微相划分第43-48页
5 沉积微相展布与沉积环境的演化第48-60页
   ·沉积微相分布图的编制方法第48-49页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第49-56页
   ·沉积环境的演化第56-60页
6 沉积微相与储层特征第60-70页
   ·沉积微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60页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60-61页
   ·储层物性第61-65页
   ·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第65-69页
   ·沉积相带与油气富集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图版第76-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企业文化对组织学习力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DSP和FPGA的雷达信号分选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