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圆阵的水下近程目标方位估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圆阵的阵列模型及其波束形成 | 第14-26页 |
·圆阵的几何结构和数据模型 | 第14-17页 |
·圆阵的空间几何模型 | 第14-15页 |
·圆阵接收数据的统计模型 | 第15-17页 |
·圆阵的方向特性及波束形成 | 第17-21页 |
·线阵的指向性和波束形成 | 第17-19页 |
·圆阵的波束指向性 | 第19-21页 |
·圆阵的波束控制和优化 | 第21-25页 |
·圆阵的波束图与阵列条件的关系 | 第21-22页 |
·圆阵波束图优化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圆阵的水下非相干目标方位估计 | 第26-40页 |
·基于波束形成的圆阵目标方位估计 | 第26-31页 |
·多波束覆盖 | 第26-27页 |
·波束内插法估计目标方位 | 第27-29页 |
·最小均方意义下的波束最佳拟合法 | 第29-31页 |
·基于圆阵的水下非相干目标高分辨方位估计 | 第31-38页 |
·Capon最小方差法在圆阵方位估计上的应用 | 第32-33页 |
·圆阵阵元域 MUSIC方法 | 第33-36页 |
·圆阵波束域高分辨方位估计 | 第36-38页 |
·本章小节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圆阵到虚拟阵的变换 | 第40-54页 |
·圆阵的模式空间变换 | 第40-42页 |
·连续圆阵与离散圆阵的指向性关系 | 第40-41页 |
·圆阵模式空间变换的约束条件 | 第41-42页 |
·模式空间虚拟阵的形成 | 第42-45页 |
·虚拟阵指向性和波束图综合 | 第45-48页 |
·虚拟阵的指向性分析 | 第45-46页 |
·虚拟阵的波束形状控制 | 第46-48页 |
·基于虚拟阵的方位估计 | 第48-53页 |
·波束形成方法在虚拟阵上的实现 | 第48-49页 |
·虚拟阵阵元域 MUSIC方法 | 第49-51页 |
·虚拟阵的波束域 MUSIC方法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基于圆阵的相干源方位估计 | 第54-74页 |
·空间平滑类算法及其在线阵上的应用 | 第54-59页 |
·空间平滑算法 | 第54-56页 |
·改进的平滑算法 | 第56-57页 |
·空间平滑算法在线阵目标方位估计上的应用 | 第57-59页 |
·矩阵重构类解相干方法 | 第59-61页 |
·其他解相干算法 | 第61-66页 |
·修正MUSIC( M-MUSIC)方法 | 第61-63页 |
·Toeplitz化方法 | 第63-66页 |
·基于圆阵的解相干方法 | 第66-73页 |
·虚拟阵波束域MUSIC方法的解相关能力 | 第66-67页 |
·基于圆阵的空间平滑方法 | 第67-69页 |
·基于圆阵的矩阵重构方法 | 第69-70页 |
·Toeplitz化方法在圆阵上的应用 | 第70-72页 |
·基于圆阵的约束MUSIC方法(C-MUSIC) | 第72-73页 |
·其他基于圆阵的解相干方法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近程目标方位探测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第74-84页 |
·发射机设计 | 第74-77页 |
·波形发生器 | 第75页 |
·功率放大电路 | 第75-76页 |
·收发转换电路 | 第76-77页 |
·模拟预处理机设计 | 第77-79页 |
·AGC工作原理 | 第77-78页 |
·模拟预处理机结构 | 第78页 |
·改进的模拟预处理机结构 | 第78-79页 |
·数字信号处理机设计 | 第79-83页 |
·系统信号处理任务分析 | 第79-81页 |
·数字机整体结构 | 第81-83页 |
·数字机各模块内部结构 | 第83页 |
·本章小节 | 第83-84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