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私人化写作的界说 | 第7-16页 |
第一节 私人化写作出现的背景 | 第7-11页 |
第二节 私人化写作的特征 | 第11-16页 |
第二章 私人化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 第16-34页 |
第一节 私人化写作的理论价值:在根本上与马克思人类解放的思想相一致 | 第16-28页 |
一、劳动异化的消除 | 第16-21页 |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 第21-28页 |
第二节 私人化写作的现实意义:在中国历史语境下意味着一种新的写作方式的出现 | 第28-34页 |
第三章 私人化写作存在的悖论和局限 | 第34-45页 |
第一节 二元对立的悖论 | 第34-42页 |
一、人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 第34-40页 |
二、文学的公共性与私人性 | 第40-42页 |
第二节 缺乏深邃的精神境界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