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化差热测试和交流阻抗谱解析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8页 |
| ·引言 | 第8页 |
| ·差热分析测试发展现状 | 第8-13页 |
| ·热分析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 第8-9页 |
| ·差热分析定义 | 第9-10页 |
| ·差热分析方法的分类 | 第10页 |
| ·差热分析联用技术 | 第10-11页 |
| ·差热分析技术的应用 | 第11-13页 |
| ·交流阻抗 | 第13-16页 |
| ·交流阻抗测试技术 | 第13-14页 |
| ·交流阻抗谱 | 第14-16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 2 微机化差热方法的研究 | 第18-34页 |
| ·差热分析测试系统 | 第18-24页 |
| ·加热元件选择 | 第18-19页 |
| ·炉膛结构 | 第19-20页 |
| ·样品支持器 | 第20-21页 |
| ·测温元件的选择 | 第21-22页 |
| ·热电偶的对称安装 | 第22-23页 |
| ·热电偶接线方式 | 第23-24页 |
| ·差热仪结构总体设计 | 第24页 |
| ·差热测试的微机接口和数据处理 | 第24-28页 |
| ·AD/DA 转换接口 | 第24-26页 |
| ·数据采集-处理-显示 | 第26页 |
| ·信号放大倍数的选择 | 第26-27页 |
| ·采集数据噪声的消除 | 第27-28页 |
| ·差热测量条件的确定 | 第28-30页 |
| ·差热测量标样的选择 | 第28-29页 |
| ·差热测量气氛的选择 | 第29页 |
| ·升温速率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 ·差热测量系统的检验 | 第30-32页 |
| ·CuSO_4·5H_2O 的差热曲线 | 第30-31页 |
| ·CaC_2O_4·H_2O 的差热曲线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3 交流阻抗谱解析 | 第34-53页 |
| ·交流阻抗参数解析方法 | 第34-44页 |
| ·初值的求解 | 第34-35页 |
| ·电路描述码及其使用规则 | 第35-37页 |
| ·利用电路描述码计算电路的阻纳 | 第37-39页 |
| ·利用电路描述码计算整个电路对各元件参数的偏导 | 第39-41页 |
| ·阻纳数据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原理 | 第41-44页 |
| ·程序设计方法 | 第44-45页 |
| ·编程语言 | 第44-45页 |
| ·程序设计思想 | 第45页 |
| ·操作方法说明 | 第45-46页 |
| ·实验验证与结果讨论 | 第46-53页 |
| ·解析实例 | 第46-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3页 |
| ·微机化差热分析方法 | 第53页 |
| ·阻抗谱微机解析方法 | 第53页 |
| ·展望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 | 第58-68页 |
| 1.附录一 | 第58-60页 |
| 2. 附录二(cdczk1()) | 第60-64页 |
| 3. 附录三(cdcpd()) | 第64-67页 |
| 4.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68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