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印度尼西亚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意义和创新 | 第8-9页 |
二、内容安排和框架结构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四、理论综述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危机前两国金融体系介绍 | 第14-21页 |
第一节:危机前两国金融改革回顾 | 第14-18页 |
一、韩国金融改改回顾 | 第14-15页 |
二、印尼金融改革回顾 | 第15-18页 |
第二节:1996 年底国金融体系结构 | 第18-21页 |
一、金融机构种类及数量 | 第18页 |
二、金融体系特点 | 第18-21页 |
第二章 金融不良资产形成原因 | 第21-27页 |
一、外债管理水平低下 | 第21-23页 |
二、汇率制度存在缺陷 | 第23页 |
三、金融体系比较脆弱 | 第23-24页 |
四、金融监管不足 | 第24-25页 |
五、公司法人治理与经营存在缺陷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 | 第27-44页 |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立法支持 | 第27-31页 |
一、机构设置种类与目标 | 第27-29页 |
二、资金来源 | 第29-30页 |
三、立法支持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金融不良资产具体处置方式 | 第31-35页 |
一、金融不良资产收购 | 第31-32页 |
二、金融不良资产处置 | 第32-35页 |
第三节 防止新的金融不良资产产生的措施 | 第35-44页 |
一、银行部门重组 | 第35-39页 |
二、公司部门重组 | 第39-41页 |
三、加强金融监管与改革 | 第41-44页 |
第四章 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成本与效果 | 第44-51页 |
第一节: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效果 | 第44-49页 |
一、宏观经济发展状况 | 第44-45页 |
二、金融体系的变化 | 第45-47页 |
三、资产管理公司业绩分析 | 第47-48页 |
四、公司部门重组效果 | 第48-49页 |
第二节 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成本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对中国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启示 | 第51-57页 |
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原因 | 第51-52页 |
二、我国目前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 | 第52-54页 |
三、从韩国、印尼处置金融不良资产得到的启示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