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句领域本体的语义标注方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现有的重要本体 | 第11-14页 |
| ·现有的基于本体的语义标注工具 | 第14-15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复句领域本体的构建 | 第17-38页 |
| ·基于本体的复句领域概念模型 | 第17-23页 |
| ·复句领域分析 | 第17-18页 |
| ·本体模型与本体建模元语 | 第18-19页 |
| ·复句本体模型 | 第19-23页 |
| ·本体描述语言和本体编辑工具 | 第23-31页 |
| ·本体描述语言的选择 | 第23-29页 |
| ·本体编辑工具的选择 | 第29-31页 |
| ·复句领域本体的OWL描述 | 第31-37页 |
| ·相关背景 | 第32-33页 |
| ·构建决策 | 第33-34页 |
| ·复句本体的OWL描述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基于复句本体的语义标注 | 第38-52页 |
| ·基于本体的语义标注的目的及原理 | 第38-39页 |
| ·现有的语义标注工具的比较 | 第39-42页 |
| ·基于复句本体的语义标注模型 | 第42-51页 |
| ·有标复句语义标注规范及说明 | 第42-45页 |
| ·混合标注 | 第45-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 ·全文总结 | 第52-53页 |
| ·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