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前言 | 第9-19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 ·国外植物配置研究 | 第10-12页 | 
| ·国外住宅区绿地植物配置的特征 | 第12-15页 | 
| ·我国居住小区绿地植物配置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5-16页 | 
| ·武汉传统居住形态与现代居住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现状 | 第16-17页 | 
|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资料采集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资料收集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2 武汉市居住小区组团绿地概况 | 第19-25页 | 
| ·武汉市居住小区组团绿地的主要形式 | 第19-20页 | 
| ·封闭式组团绿地 | 第19-20页 | 
| ·半封闭式组团绿地 | 第20页 | 
| ·开敞式组团绿地 | 第20页 | 
| ·武汉市居住小区组团绿地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 第20-25页 | 
| ·组团绿地主要植物种类与应用形式 | 第20-24页 | 
| ·组团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形式的优点与不足 | 第24-25页 | 
| 3 武汉市小区组团功能区的植物配置实例分析 | 第25-34页 | 
| ·功能区植物选择与配置现状 | 第25-32页 | 
| ·儿童活动区的植物种类与配置实例 | 第25-28页 | 
| ·中老年人休息区的植物选择与配置实例 | 第28-32页 | 
| ·分析与对策 | 第32-34页 | 
| ·相关分析 | 第32-33页 | 
| ·对策 | 第33-34页 | 
| 4 组团绿地文化的多样性表达 | 第34-40页 | 
| ·凝聚力与私密感——由里份空间对组团绿地的植物选择与配置的思考 | 第34-37页 | 
| ·增强组团绿地的凝聚力——用植物营造视觉焦点 | 第34-35页 | 
| ·实现组团绿地的领域感——用植物界定空间 | 第35-37页 | 
| ·乡野景观的应用——由新美国花园对组团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的思考 | 第37-40页 | 
| ·乡野景观在组团绿地中的实现形式 | 第38页 | 
| ·野生花卉和观赏草在组团绿地的花坛、花境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 ·野生花卉在组团绿地的草坪组花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 ·在组团绿地中组建观赏草花园 | 第40页 | 
| 5 组团绿地功能区的设计构想 | 第40-49页 | 
| ·组团绿地的感官性植物景观 | 第41-45页 | 
| ·感官性植物景观的植物选择 | 第41-43页 | 
| ·某些适用于感官型组团绿地的设计构想 | 第43-45页 | 
| ·月光组团绿地设计 | 第45-49页 | 
| ·月光组团绿地的植物选择 | 第45-46页 | 
| ·某些适用于月光型组团绿地的设计构想 | 第46-49页 | 
| 结语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附录 | 第56-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