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联盟环境下基于多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 第1章 绪论 | 第1-12页 |
| ·论文背景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0-11页 |
| ·课题支撑 | 第11-12页 |
| 第2章 动态联盟环境下工作流模型 | 第12-21页 |
| ·面向动态联盟的工作流模型 | 第12-20页 |
| ·组织模型 | 第12-14页 |
| ·过程模型 | 第14-18页 |
| ·资源模型 | 第18-19页 |
| ·数据模型 | 第19-20页 |
| ·各模型间关系 | 第20-21页 |
| 第3章 基于多 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 第21-29页 |
| ·多Agent技术 | 第21-24页 |
| ·Agent基本概念 | 第21页 |
| ·多Agent系统 | 第21-22页 |
| ·多Agent系统要素 | 第22页 |
| ·多Agent组织结构 | 第22-24页 |
| ·面向动态联盟的多Agent工作流管理系统 | 第24-29页 |
| ·多Agent工作流管理系统 | 第24-26页 |
| ·面向动态联盟的扩展模型 | 第26-29页 |
| 第4章 通信机制 | 第29-35页 |
| ·Agent通信与交互模型 | 第29-31页 |
| ·Speech-act理论 | 第30页 |
| ·Agent通信语言 | 第30-31页 |
| ·Agent通信连接方式 | 第31-35页 |
| ·黑板连接方式 | 第32页 |
| ·点对点连接 | 第32-33页 |
| ·基于XML的群组式连接 | 第33-35页 |
| 第5章 协调与执行机制 | 第35-50页 |
| ·联盟任务分解与分配 | 第35-40页 |
| ·与/或树分解方法 | 第35-36页 |
| ·任务分配算法 | 第36-39页 |
| ·资源分配策略 | 第39-40页 |
| ·全局协同机制 | 第40-47页 |
| ·协同的基础-承诺和约定 | 第41-42页 |
| ·基于对策论的协同 | 第42-43页 |
| ·基于扩展合同网的协同 | 第43-47页 |
| ·本地执行机制 | 第47-50页 |
| ·原子任务 Agent执行机制 | 第47-48页 |
| ·调度规划器的输入与输出 | 第48-49页 |
| ·调度管理器的输入与输出 | 第49-50页 |
| 第6章 事务和异常处理机制 | 第50-65页 |
| ·传统事务概念 | 第50-51页 |
| ·事务的ACID特性 | 第50-51页 |
| ·事务的状态 | 第51页 |
| ·高级事务模型 | 第51-53页 |
| ·嵌套事务模型 | 第51-52页 |
| ·Sagas模型 | 第52页 |
| ·分支/汇聚事务模型 | 第52页 |
| ·ACTA模型 | 第52-53页 |
| ·工作流事务 | 第53-60页 |
| ·工作流事务与高级事务模型的差异 | 第53-54页 |
| ·基于多 Agent的工作流事务模型 | 第54-60页 |
| ·异常处理 | 第60-65页 |
| ·异常的定义及分类 | 第60-61页 |
| ·异常的描述和处理 | 第61-62页 |
| ·基于多 Agent的工作流异常处理 | 第62-65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总结 | 第65页 |
| ·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