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序论 | 第10-16页 |
(一) 选题的缘起 | 第10-12页 |
(二) 相关研究状况述评 | 第12-14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框架结构 | 第14-16页 |
一、政府信用及和谐社会相关理论阐释 | 第16-30页 |
(一) 政府信用的概念及内容 | 第16-21页 |
(二) 和谐社会的内涵及特征 | 第21-22页 |
(三) 和谐社会与政府信用的相关性分析 | 第22-30页 |
二、现阶段我国政府信用状况解析—以A省政府为表述对象 | 第30-40页 |
(一) A省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第30页 |
(二) A省政府信用现状的调查与概述 | 第30-31页 |
(三) A省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 第31-35页 |
(四) A省政府信用缺失的根源剖析 | 第35-40页 |
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信用构建路径探讨 | 第40-53页 |
(一) 树立人本理念,优化政府的价值取向 | 第40-41页 |
(二) 践行有限思维,找准政府的职能定位 | 第41-43页 |
(三) 充分体现民意,提高政府决策的回应性 | 第43-46页 |
(四) 讲求廉洁高效,改善政府的施政行为 | 第46-48页 |
(五) 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政府信用的评价模型 | 第48-50页 |
(六) 加强建章立制,实现政府信用管理的法制化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