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词表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霉形体概述 | 第9-10页 |
·霉形体的研究历史 | 第9页 |
·霉形体的细胞生物学特征 | 第9-10页 |
·鸡毒霉形体病的研究 | 第10-17页 |
·病原学 | 第11-12页 |
·流行病学 | 第12页 |
·临床病理学 | 第12-13页 |
·致病机理 | 第13页 |
·免疫机制 | 第13-14页 |
·诊断方法研究 | 第14-15页 |
·治疗与控制 | 第15-16页 |
·建立MG阴性鸡群 | 第16-17页 |
·鸡毒霉形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膜蛋白的研究 | 第17-18页 |
·基因组分析 | 第18-20页 |
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20-21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材料 | 第21-23页 |
·FM-4基础液 | 第21页 |
·修改FM-4液体培养基: | 第21页 |
·修改FM-4固体培养基 | 第21页 |
·酵母浸出液的制备 | 第21-22页 |
·各种酶、试剂盒 | 第22页 |
·其他试剂配制 | 第22-23页 |
·本实验所采用的PCR引物 | 第23页 |
·菌株来源 | 第23页 |
·实验动物及所用物品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8页 |
·兔抗MG S6株血清的制备 | 第23-24页 |
·分离方法 | 第24页 |
·分离物纯化 | 第24页 |
·细菌L型鉴定 | 第24-25页 |
·颜色变化单位(ccu)测定 | 第25页 |
·代谢抑制试验 | 第25页 |
·菌落红细胞吸附试验 | 第25页 |
·MG基因组提取 | 第25-26页 |
·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基因的扩增 | 第26页 |
·PCR产物回收 | 第26页 |
·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扩增产物的RFLP分析 | 第26-27页 |
·TM-1基因的扩增,回收与测序 | 第27-2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8-46页 |
·兔抗MG S6株血清效价测定及制备 | 第28页 |
·效价检验 | 第28页 |
·抗血清制备 | 第28页 |
·通过代谢抑制试验对抗血清进行效价测定 | 第28页 |
·霉形体的分离结果 | 第28-29页 |
·霉形体的形态观察结果 | 第29-30页 |
·光学显微菌落观察 | 第29页 |
·分离物菌落Dienes染色观察 | 第29-30页 |
·0.5%鸡红细胞菌落吸附试验 | 第30页 |
·代谢抑制试验结果 | 第30-33页 |
·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扩增 | 第33-36页 |
·扩增产物RFLP分析 | 第36-37页 |
·TM-1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7-46页 |
·TM-1基因的扩增 | 第37-38页 |
·扩增产物序列分析 | 第38-46页 |
5 讨论 | 第46-49页 |
·菌株的分离鉴定 | 第46-47页 |
·扩增产物的RFLP分析 | 第47页 |
·TM-1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7-49页 |
6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