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自行输送机动力学仿真研究
| 第1章 绪论 | 第1-22页 |
| ·双轨自行输送机系统简介 | 第7-8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8页 |
| ·仿真相关理论概述 | 第8-21页 |
| ·多体动力学理论简介 | 第9-10页 |
| ·接触力学相关问题 | 第10-17页 |
| ·有限元研究方法简介 | 第17-18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简介 | 第18-21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2章 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第22-44页 |
| ·建模过程简介 | 第22-24页 |
| ·三维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 第22页 |
| ·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第22-24页 |
| ·传统经验设计求解 | 第24-32页 |
| ·运行阻力矩的计算 | 第24-25页 |
| ·驱动功率确定 | 第25-26页 |
| ·轨道弧段半径选择 | 第26-27页 |
| ·动力学分析 | 第27-31页 |
| ·压紧弹簧预紧力确定 | 第31-32页 |
| ·动力学仿真求解 | 第32-44页 |
| ·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32-33页 |
| ·初始条件设置 | 第33-36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6-44页 |
| 第3章 参数化设计研究 | 第44-52页 |
| ·设计变量的选择 | 第44页 |
| ·灵敏度分析 | 第44-49页 |
| ·参数化仿真分析 | 第49-50页 |
| ·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 第4章 驱动及承载框架有限元分析 | 第52-60页 |
| ·初始条件的确定 | 第52页 |
| ·有限元分析 | 第52-59页 |
| ·驱动框架 | 第53-56页 |
| ·承载框架 | 第56-59页 |
| ·改进建议 | 第59-60页 |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 ·结论及总结 | 第60-61页 |
| ·今后的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摘要 | 第64-66页 |
| ABSTRACT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