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6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 ·相关研究 | 第20-28页 |
| ·概念界定 | 第28-29页 |
| ·研究思路 | 第29-32页 |
|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 ·研究框架 | 第33-36页 |
| 第二章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理论基础 | 第36-63页 |
|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 第36-42页 |
|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抑制理论的视角 | 第42-47页 |
|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机构视角与功能视角 | 第47-54页 |
|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变迁历程 | 第54-58页 |
|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58-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三章 各国(地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及改革路径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 第63-106页 |
|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比较分析 | 第63-74页 |
| ·功能有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特征 | 第74-82页 |
|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协调发展模型与评价 | 第82-86页 |
| ·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实考察 | 第86-105页 |
| ·本章小节 | 第105-106页 |
| 第四章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路径选择 | 第106-128页 |
| ·利益博弈: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逻辑依据 | 第106-112页 |
| ·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目标 | 第112-118页 |
| ·重构后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与定位 | 第118-122页 |
| ·功能视角: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路径选择 | 第122-1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 第五章 功能视角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产权制度设计与组织形式创新 | 第128-154页 |
|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产权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28-132页 |
| ·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原则 | 第132-135页 |
| ·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安排 | 第135-144页 |
| ·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的组织形式创新 | 第144-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3-154页 |
| 第六章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监管 | 第154-172页 |
| ·功能金融监管的涵义及特征 | 第154-157页 |
| ·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联系与区别 | 第157-158页 |
| ·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历程 | 第158-164页 |
| ·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功能视角 | 第164-166页 |
| ·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监管创新 | 第166-1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17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2-178页 |
| ·研究结论 | 第172-176页 |
| ·创新之处 | 第176-177页 |
| ·研究展望 | 第177-1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8-189页 |
| 致谢 | 第189-19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190-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