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华北地区飞行计划一体化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第10-11页 |
·空管一体化的概念 | 第10页 |
·我国空管一体化现状 | 第10页 |
·飞行计划一体化处理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第11-13页 |
·飞行电报处理 | 第11-12页 |
·飞行计划处理 | 第12页 |
·流量管理 | 第12-13页 |
·背景 | 第13-14页 |
2 系统概述 | 第14-18页 |
·系统研制的意义 | 第14-15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5-16页 |
·系统需求 | 第15页 |
·现行系统的现状分析 | 第15页 |
·现行系统的信息流程 | 第15-16页 |
·系统设计目标及设计原则 | 第16-18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16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16-18页 |
3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8-34页 |
·系统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 | 第18页 |
·系统主要功能指标 | 第18页 |
·系统可靠性指标 | 第18页 |
·系统结构 | 第18-28页 |
·系统应用体系结构 | 第18-22页 |
·系统结构与组成 | 第22-28页 |
·系统工作方式及信息流程 | 第28-30页 |
·系统工作方式 | 第28页 |
·系统工作方式 | 第28页 |
·系统信息流程 | 第28-30页 |
·系统软件 | 第30-32页 |
·软件设计原则 | 第30-31页 |
·软件总体设计 | 第31-32页 |
·应用平台 | 第32页 |
·应用软件 | 第32页 |
·系统硬件 | 第32-34页 |
·硬件设计原则 | 第32页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32-33页 |
·系统环境要求 | 第33-34页 |
4 系统软件功能实现 | 第34-64页 |
·飞行计划审批处理 | 第34-36页 |
·申请输入 | 第34页 |
·输入方式 | 第34页 |
·飞行计划的批复 | 第34-36页 |
·数据查询 | 第36页 |
·数据统计 | 第36页 |
·数据打印 | 第36页 |
·次日飞行计划处理 | 第36-39页 |
·生成 | 第36-37页 |
·修改 | 第37页 |
·取消(删除) | 第37页 |
·列表显示 | 第37-38页 |
·查询 | 第38页 |
·统计 | 第38页 |
·打印 | 第38页 |
·数据分发 | 第38-39页 |
·当日飞行计划处理 | 第39-43页 |
·生成 | 第39-40页 |
·修改 | 第40-41页 |
·取消(删除) | 第41页 |
·列表显示 | 第41页 |
·查询 | 第41页 |
·统计 | 第41-42页 |
·打印 | 第42页 |
·数据分发 | 第42页 |
·可执行状态计划延误处理 | 第42页 |
·与电报相关联的计划处理 | 第42-43页 |
·电报处理 | 第43-45页 |
·二次代码分配与管理 | 第45-46页 |
·二次代码集管理 | 第45页 |
·二次代码分配 | 第45页 |
·二次代码分发 | 第45-46页 |
·二次代码释放 | 第46页 |
·航程时间计算 | 第46页 |
·起飞时间计算 | 第46页 |
·爬升时间计算 | 第46页 |
·平飞时间计算 | 第46页 |
·下降时间计算 | 第46页 |
·落地时间计算 | 第46页 |
·飞行计划冲突探测 | 第46-51页 |
·冲突探测请求 | 第47页 |
·提取飞行计划信息 | 第47页 |
·冲突判断 | 第47-50页 |
·冲突结果显示 | 第50-51页 |
·流量监视处理 | 第51-55页 |
·流量监视处理流程 | 第51页 |
·飞行流量预测 | 第51-53页 |
·流量的显示 | 第53页 |
·流量的告警 | 第53页 |
·流量的管理 | 第53-55页 |
·流量的发布 | 第55页 |
·打印 | 第55页 |
·管制中心间移交处理 | 第55页 |
·飞行实施过程监视 | 第55-56页 |
·实时航迹监视 | 第55页 |
·管制情况监视 | 第55-56页 |
·短消息通信处理 | 第56页 |
·数据管理 | 第56-58页 |
·飞行计划数据管理 | 第56-57页 |
·静态数据管理 | 第57-58页 |
·系统监控 | 第58-59页 |
·系统运行情况监视 | 第58页 |
·系统设备监视 | 第58-59页 |
·网络运行监视 | 第59页 |
·接口监视 | 第59页 |
·系统运行管理 | 第59-61页 |
·用户管理 | 第59页 |
·安全管理 | 第59页 |
·系统适应性数据维护 | 第59-60页 |
·席位功能配置 | 第60-61页 |
·系统接口控制 | 第61页 |
·系统对时处理 | 第61-62页 |
·物理连接 | 第61-62页 |
·接口描述 | 第62页 |
·总联服务处理 | 第62-63页 |
·服务端总联处理 | 第62页 |
·客户端总联处理 | 第62页 |
·信息接口处理 | 第62-63页 |
·网络数据处理 | 第63-64页 |
·中心系统网络通信处理 | 第63页 |
·远程子系统网络通信处理 | 第63-64页 |
5 系统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 | 第64-68页 |
·起飞前飞行计划管理 | 第64页 |
·面向多用户的飞行计划数据服务 | 第64页 |
·电报自动化纠错及分发 | 第64-65页 |
·统一的二次代码管理及分配 | 第65页 |
·统一的雷达管制移交服务 | 第65-66页 |
·基于飞机性能模型的航程时间计算 | 第66页 |
·飞行计划冲突探测 | 第66-67页 |
·飞行计划审批处理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