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第1章 我国淡水鱼加工现状及主要淡水鱼加工产品 | 第8-14页 |
·我国淡水鱼加工现状 | 第8页 |
·我国主要淡水鱼加工产品 | 第8-14页 |
·淡水鱼干制品 | 第9-10页 |
·盐藏淡水鱼产品(咸鱼) | 第10页 |
·熏制鱼品 | 第10-11页 |
·糟醉鱼产品 | 第11页 |
·淡水鱼软罐头 | 第11-12页 |
·淡水鱼糜及其模拟食品 | 第12-14页 |
第2章 蒜、姜和洋葱抑菌和抗氧化作用及其在食品加工和保鲜中的应用 | 第14-18页 |
·大蒜 | 第14-16页 |
·生姜 | 第16页 |
·洋葱 | 第16-18页 |
第3章 茶多酚抑菌和抗氧化作用及其在食品加工和保鲜中的应用 | 第18-23页 |
·茶多酚抑菌和抗氧化作用 | 第18-19页 |
·茶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19-23页 |
·糕点及乳制品 | 第19-20页 |
·油脂 | 第20页 |
·肉制品 | 第20-21页 |
·糖果及饮料生产 | 第21页 |
·鱼肉制品的保鲜 | 第21-22页 |
·果蔬保鲜 | 第22-23页 |
第4章 云和湖渔业资源开发现状 | 第23-25页 |
·云和湖渔业发展概况 | 第23页 |
·云和湖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发意义 | 第23-25页 |
第5章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意义 | 第25-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选题意义 | 第25-27页 |
第6章 茶多酚在微冻鲫鱼中的保鲜效果 | 第27-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试样与处理 | 第27-28页 |
·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 | 第29-33页 |
·微冻过程中鲫鱼感官品质的变化 | 第29页 |
·pH值的变化 | 第29-30页 |
·微冻鲫鱼的TMA值变化 | 第30-31页 |
·TVB-N含量的变化 | 第31页 |
·TBA值的变化 | 第31-32页 |
·细菌总数的变化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第7章 生姜、大蒜和洋葱对腌制鱼的品质影响 | 第34-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腌制液的配制 | 第34页 |
·试样与处理 | 第34-35页 |
·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 | 第36-42页 |
·感官评定结果如表1所示 | 第36-37页 |
·化学组分变化 | 第37-38页 |
·pH值 | 第38页 |
·三甲胺-氮TMA-N变化与比较 | 第38-40页 |
·TVB-N的比较 | 第40-41页 |
·TBA值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第8章 云和湖小杂鱼的开发与加工 | 第43-49页 |
·咸(原味)鱼干 | 第43-44页 |
·材料 | 第43页 |
·工艺流程 | 第43页 |
·操作要点 | 第43-44页 |
·咸(原味)鱼干参考配方 | 第44页 |
·结果 | 第44页 |
·即食小包装调味鱼 | 第44-46页 |
·材料 | 第44页 |
·工艺流程 | 第44页 |
·操作要点 | 第44-45页 |
·即食小包装调味鱼参考配比 | 第45页 |
·结果 | 第45-46页 |
·油炸小杂鱼 | 第46-47页 |
·材料 | 第46页 |
·加工工艺 | 第46页 |
·操作要点 | 第46页 |
·油炸小杂鱼参考配方 | 第46-47页 |
·结果 | 第47页 |
·风味烤小杂鱼 | 第47-48页 |
·材料 | 第47页 |
·加工工艺 | 第47页 |
·操作要点 | 第47-48页 |
·风味烤小杂鱼参考配方 | 第48页 |
·结果 | 第48-49页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总结 | 第49页 |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Abstract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