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圆盘挤出机研究成果综述 | 第1-28页 |
·前言 | 第9-10页 |
·圆盘挤出机的研究成果简述 | 第10-17页 |
·聚合物加工理论的发展 | 第17-25页 |
·混炼的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剪切 | 第18-19页 |
·分流、合并和置换 | 第19页 |
·压缩 | 第19页 |
·混炼过程 | 第19-25页 |
·混炼指标 | 第19-20页 |
·非分散混合 | 第20-23页 |
·流变性均匀的层流混合 | 第20-21页 |
·流变性非均匀的层流混合 | 第21-23页 |
·分散混合 | 第23页 |
·应变分布函数和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 第23-25页 |
·圆盘挤出机的特点和功能 | 第25-27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第2章 圆盘挤出机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理论基础 | 第28-42页 |
·浅述目前纳米技术在聚合物中的应用情况 | 第28-30页 |
·使高聚物增加韧性和强度 | 第28-29页 |
·改善高聚物的加工性能 | 第29页 |
·改善高聚物的抗老化性能 | 第29页 |
·使高聚物材料功能化 | 第29-30页 |
·利用纳米技术使材料导电、抗菌、增强增韧及提高耐磨损型 | 第29-30页 |
·提高材料的强度、耐热温度和介电常数 | 第30页 |
·当前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 | 第30-33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30页 |
·插层法 | 第30-31页 |
·原位聚合 | 第31页 |
·共混法 | 第31-33页 |
·溶液共混法 | 第31页 |
·乳液共混法 | 第31页 |
·机械共混法 | 第31-32页 |
·熔融共混法 | 第32-33页 |
·目前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33页 |
·圆盘挤出机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33-35页 |
·针对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存在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 第33-34页 |
·分布性混合 | 第34-35页 |
·分散性混合 | 第35页 |
·圆盘挤出机流道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35-42页 |
·连续性方程 | 第36页 |
·运动方程 | 第36-38页 |
·能量方程 | 第38-39页 |
·本构方程 | 第39-42页 |
第3章 POLYFLOW及其软件包分析圆盘挤出机的混炼状况 | 第42-59页 |
·POLYFLOW软件包简介 | 第42-45页 |
·什么是CFD? | 第42-43页 |
·聚合物加工中常用CFD软件概述 | 第43-44页 |
·POLYFLOW的功能、构成及应用特点 | 第44-45页 |
·建立数学模型 | 第45-47页 |
·圆盘Ⅰ、Ⅱ两种类型的数学模型 | 第45-47页 |
·圆盘Ⅲ的数学模型 | 第47页 |
·圆盘混炼的分析 | 第47-59页 |
·圆盘Ⅰ居中20r/min时的分析结果 | 第47-49页 |
·位置固定,不同转速下混炼效果的比较 | 第49-52页 |
·相同转速,位置变化时混炼效果的比较 | 第52-55页 |
·圆盘Ⅰ、Ⅱ、Ⅲ在位置、转速相同情况下,混炼效果的比较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第4章 圆盘挤出机混炼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59-69页 |
·实验目的 | 第59页 |
·实验原料 | 第59页 |
·主要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第59-60页 |
·主设备 | 第59-60页 |
·辅助仪器与设备 | 第60页 |
·实验内容 | 第60-62页 |
·工艺路线 | 第60-61页 |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处理 | 第61页 |
·高速加热混合器初混 | 第61页 |
·利用连续混炼机制备母粒 | 第61页 |
·熔融混炼-样品制备 | 第61页 |
·分散结果表征-微观检测 | 第61-6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2-69页 |
·不同圆盘转速下混合效果的比较 | 第62-65页 |
·不同圆盘转速下微米CaCO_3混合效果比较 | 第62-63页 |
·不同圆盘转速下纳米CaCO_3混合效果比较 | 第63-65页 |
·不同圆盘间隙下混合效果的比较 | 第65-67页 |
·微米CaCO_3不同圆盘间隙下混合效果比较 | 第65-67页 |
·纳米CaCO_3不同圆盘间隙下混合效果比较 | 第67页 |
·综合讨论 | 第67-69页 |
第5章 总结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