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工作背景 | 第10-11页 |
·水华及三峡库区流域富营养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 第11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 第11-12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自组织临界性及沙堆模型 | 第12-16页 |
·自组织临界性的提出 | 第12-13页 |
·沙堆自组织临界性—沙堆模型 | 第13-16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6-2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6-1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9-21页 |
2 沙堆模型实验装置的设计 | 第21-24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1页 |
·电子天平的设置 | 第21页 |
·计算机的设定 | 第21-22页 |
·记录数据软件 | 第22页 |
·实验装置图 | 第22-24页 |
3 沙堆实验材料与沙堆实验 | 第24-26页 |
·沙堆实验颗粒材料 | 第24页 |
·沙堆实验底盘 | 第24页 |
·沙堆实验系统 | 第24-25页 |
·沙堆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4 沙堆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26-40页 |
·崩塌数据的筛选及算法的实现 | 第26-30页 |
·筛选算法的实现平台 | 第26页 |
·筛选算法的开发工具 | 第26-28页 |
·筛选算法及实现过程 | 第28-30页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30-40页 |
·崩塌数据的筛选 | 第30页 |
·崩塌数据的分析 | 第30-40页 |
·崩塌趋势a 的定义 | 第34-36页 |
·沙堆系统的分布规律 | 第36-40页 |
5 沙堆实验研究三峡库区流域的富营养化污染行为 | 第40-54页 |
·沙堆实验与水华爆发控制参数β值关系 | 第40-43页 |
·β与ES 的关系 | 第40-42页 |
·β与L/D(或L/r/d)及ES 与崩塌趋势a 的对应关系 | 第42-43页 |
·典型水域综合富营养指数TLI(Σ)与TP/TN 的关系 | 第43-47页 |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方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 第43-44页 |
·综合富营养指数TLI(Σ)与TP/TN 的关系分析 | 第44-47页 |
·营养值V_T与水温对水华态势的影响 | 第47-51页 |
·营养值V_T对水华态势的影响 | 第47-48页 |
·水温对水华态势的影响 | 第48-51页 |
·沙堆实验与实测数据的对照分析 | 第51-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附录A:硕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页 |
附录B:筛选程序片段 | 第60-64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4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