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LA5菌株发酵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抗生素高产诱变育种

1 文献综述第1-23页
   ·诱变在抗生素产生菌育种中的作用第12-14页
     ·提高生产力第12页
     ·减少杂质,提高抗生素纯度第12-13页
     ·合成新的抗生素产品第13页
     ·改进菌株发酵工艺特性第13页
     ·用于研究推测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第13-14页
     ·与其他育种方法相结合第14页
   ·抗生素产生菌的诱变育种的研究第14-20页
     ·紫外线诱变育种第14-15页
     ·激光诱变育种第15-16页
     ·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第16-18页
     ·空间诱变育种第18-19页
     ·微波辐射诱变育种第19-20页
   ·抗生素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筛选方法第20-22页
     ·随机筛选法第20页
     ·平板菌落预筛第20-22页
       ·根据形态筛选突变株第20-21页
       ·根据平板菌落生化反应筛选突变株第21页
       ·耐前体及其结构类似物突变株的筛选第21页
       ·耐自身产物及其类似物突变株的筛选第21-22页
       ·耐分解阻遏物突变株的筛选第22页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第22页
   ·小结第22-23页
2 引言第23-24页
3 材料和方法第24-33页
   ·材料第24-25页
     ·菌种第2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4页
     ·培养基第24-25页
   ·方法第25-32页
     ·LA5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第25-27页
       ·LA5菌株最佳固体培养基的筛选第25页
       ·LA5菌株生长曲线,产抗生素曲线和发酵液pH的测定第25-26页
       ·不同发酵培养基发酵装液量对LA5菌株产生抗生素的影响第26页
       ·不同接菌量对抗生素产量的影响第26-27页
     ·菌株LA5 16SrDNA序列的测定第27-30页
       ·LA5菌株总DNA的的提取第27页
       ·引物合成第27-28页
       ·PCR扩增第28页
       ·PCR产物的凝胶电泳检测第28页
       ·PCR扩增产物的回收第28-29页
       ·重组子的筛选第29-30页
         ·连接第29页
         ·宿主菌E.coli DH5 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9页
         ·连接产物转化宿主菌E.coli DH5 α菌株的感受态细胞第29-30页
         ·菌落PCR鉴定重组子第30页
       ·测序与同源性比较分析第30页
     ·LA菌株的诱变育种第30-32页
       ·菌悬液的制备第30页
       ·紫外线诱变第30-31页
       ·微波诱变第31页
       ·亚硝基胍(NTG)诱变第31页
       ·抗生素高产菌株的筛选第31-32页
     ·各种诱变剂效应的评价第32页
     ·抗生素高产菌株的摇瓶发酵复筛第32页
   ·第二次、第三次诱变育种方法第32-33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3-57页
   ·LA5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第33-39页
     ·LA5菌株最佳固体培养基的筛选第33-34页
       ·LA5菌株在不同培养基斜面上的培养特征第33页
       ·LA5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产孢量的测定结果第33-34页
     ·LA5菌株生长曲线,产抗生素曲线和发酵液pH的测定结果第34-36页
     ·250ml三角瓶中不同发酵培养基装液量对LA5菌株产生抗生素的影响第36-38页
     ·不同接菌量处理发酵108h后的抑菌活性测定结果第38-39页
   ·LA5测序结果和分析第39-41页
     ·测序结果第39页
     ·同源性比较与聚类分析第39-41页
   ·LA5菌株的诱变结果第41-47页
     ·LA5菌株的紫外线诱变第41-43页
       ·照射时间与死亡率关系曲线的绘制第41页
       ·紫外线的诱变结果第41-43页
     ·LA5菌株的微波诱变结果第43-45页
       ·LA5菌株微波辐射时间与死亡率关系曲线的绘制第43页
       ·微波诱变筛选结果第43-45页
     ·LA5菌株的亚硝基胍(NTG)诱变第45-47页
       ·亚硝基胍(NTG)对LA5菌株的致死效应第45页
       ·亚硝基胍(NTG)的诱变筛选结果第45-47页
   ·各种诱变剂诱变效应的评价第47-51页
     ·紫外线的诱变效应第47-48页
     ·微波的诱变效应第48页
     ·亚硝基胍(NTG)的诱变效应第48-50页
     ·紫外线第二次诱变结果第50-51页
     ·紫外线第三次诱变结果第51页
   ·高效菌株的摇瓶发酵实验第51-57页
     ·不同诱变剂诱变筛选到的高效菌株的摇瓶发酵实验结果第51-53页
     ·紫外线第二次诱变筛选到的高效菌株摇瓶发酵实验结果第53-55页
     ·紫外线第三次诱变筛选到的高效菌株摇瓶发酵实验结果第55-57页
5 结论与讨论第57-59页
   ·结论第57页
   ·讨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光纤陀螺船用捷联导航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