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分化及其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页 |
1.1 棉花黄萎病的发现、分布及危害状况 | 第11页 |
1.2 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机制 | 第11-12页 |
1.3 棉花对黄萎病菌的抗性及其鉴定方法 | 第12-15页 |
1.4 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分化及其致病性变异的研究 | 第15-19页 |
1.5 棉花黄萎病菌检测技术研究 | 第19-21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8页 |
2.2.1 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22-23页 |
2.2.2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分化的研究 | 第23-26页 |
2.2.2.1 鉴别寄主法测定 | 第23页 |
2.2.2.2 营养亲合群测定 | 第23-24页 |
2.2.2.3 酯酶同工酶测定 | 第24-25页 |
2.2.2.4 特异性引物PCR测定 | 第25-26页 |
2.2.2.5 棉花黄萎病菌角变菌系的研究 | 第26页 |
2.2.3 棉花黄萎病菌鉴别寄主的筛选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8-43页 |
3.1 田间症状表现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 第28-31页 |
3.2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分化的研究 | 第31-37页 |
3.2.1 鉴别寄主法测定 | 第31-32页 |
3.2.2 营养亲合群测定 | 第32-33页 |
3.2.3 酯酶同工酶测定 | 第33-34页 |
3.2.4 特异性引物PCR测定 | 第34-36页 |
3.2.5 棉花黄萎病菌角变菌系的研究 | 第36-37页 |
3.3 棉花黄萎病菌鉴别寄主的筛选 | 第37-4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53页 |
导师评语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