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及其在征信与金融领域内的规范性分析

引言第1-9页
第一部分 个人信息概述第9-13页
 一、 个人信息的概念第9页
 二、 个人信息的特征第9-11页
  (一) 广泛性第9-10页
  (二) 可识别性第10页
  (三) 时效性第10页
  (四) 可共享性第10-11页
  (五) 可积累性第11页
 三、 个人信息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第11-13页
  (一) 个人信息与个人资料的区别和联系第11页
  (二) 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的区别与联系第11-13页
第二部分 个人信息的价值第13-17页
 一、 个人信息的市场价值第13-14页
  (一) 确认并满足个体需求第13页
  (二) 便于消费者获知新产品信息,有助于新产品推向市场第13页
  (三) 促进竞争第13-14页
  (四) 避免及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市场诚信度第14页
 二、 个人信息的社会价值第14-15页
  (一) 有利于识破和阻止欺诈活动第14页
  (二) 有助于阻止和侦破其他违法或犯罪行为以及增进社会福利第14-15页
 三、 个人信息的本体价值第15-17页
  (一) 财产利益第15页
  (二) 人格利益第15-17页
第三部分 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模式选择第17-30页
 一、 个人信息财产权保护模式第17-22页
  (一) 对财产权模式的肯定意见第18-19页
  (二) 对财产权模式的反对意见第19-22页
 二、 个人信息隐私权模式第22-30页
  (一) 个人信息隐私权概述第22-23页
  (二) 个人信息隐私权的本质第23页
  (三) 个人信息隐私权的特征第23-27页
  (四) 个人信息隐私权与个人资料自决权之辩第27-28页
  (五) 个人信息隐私权模式的优点第28-30页
第四部分 征信体系中个人信息保护 的规范性分析第30-37页
 一、 以征信体系为背景的意义第30页
 二、 规范性分析第30-37页
  (一) 对征信机构的法律规制第31-35页
  (二) 对信用情报使用者的法律规制第35页
  (三) 对信息提供者的法律规制第35-37页
第五部分 金融领域内个人信息保护的规范性分析第37-47页
 一、 以金融体系为背景的意义第37页
 二、 个人信息在金融领域内保护概述第37-38页
 三、 特别问题的规范性分析第38-47页
  (一) 代理关系第38-40页
  (二) 关联关系第40-43页
  (三) 选择进入(opt-in)还是选择退出(opt-out)第43-47页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后记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谱间相关性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方法研究
下一篇:CQHD公司物料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