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7页
 1.1 论文的写作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国外合并报表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合并报表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论文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5页
 1.4 论文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2章 合并会计报表相关理论第17-24页
 2.1 合并报表相关理论第17-20页
  2.1.1 合并主要形式第17-18页
  2.1.2 三种合并报表理论第18-20页
 2.2 合并会计报表流程第20页
 2.3 企业合并的购买法和权益集合法第20-23页
  2.3.1 集团内部交易的合并会计处理第22-23页
  2.3.2 控股合并方式下需要在个别会计报表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第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24-34页
 3.1 合并价差存在的问题第24-27页
  3.1.1 性质不同的差额同时归入合并价差,影响合并价差可理解性第24-25页
  3.1.2 不摊销合并价差与《投资》准则相矛盾第25页
  3.1.3 不调整合并价差与合并商誉国际惯例矛盾第25-26页
  3.1.4 不利于反映合并个体的财务状况第26页
  3.1.5 合并价差未体现出其特定的经济含义第26-27页
 3.2 关联企业之间交易抵销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3.3 合并抵销存在的问题第28-31页
  3.3.1 未区分顺、逆流交易第28-29页
  3.3.2 在抵销内部交易事项时,并未完全抵销它们的间接影响第29页
  3.3.3 现行抵销分录的编制方法无法体现内部经济事项的实质第29-30页
  3.3.4 对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缺乏原则性规定第30-31页
 3.4 合并范围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3.4.1 合并标准存在不合理性第31-32页
  3.4.2 纳入合并范围的条件存在着不完善之处第32-33页
  3.4.3 《暂行规定》对母公司间接拥有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比例计算方法,未做出明确规定第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合并价差的会计处理改进第34-39页
 4.1 合并价差的摊销第35页
 4.2 合并价差处理的现有模式第35-36页
 4.3 合并价差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第36-38页
  4.3.1 会计处理采用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兼顾本国国情的原则第36-37页
  4.3.2 以母公司理论为基础完善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第37页
  4.3.3 限制权益集合法的使用第37-38页
  4.3.4 合并价差应当重新分类第38页
 4.4 本章小节第38-39页
第5章 关联方之间交易的抵销处理及改进第39-48页
 5.1 关联方交易的认定与特点第40-42页
  5.1.1 关联方交易的认定第40-41页
  5.1.2 关联方交易的特点第41-42页
 5.2 关联方之间正常商品销售的抵销第42-43页
  5.2.1 当期对非关联方的销售量占该商品销售总量的比例≥20%第42-43页
  5.2.2 商品的销售仅限于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或当期对非关联方的销售量占该商品销售总量的比例<20%第43页
 5.3 非正常商品销售及其他销售的抵销第43-44页
  5.3.1 非正常商品销售的抵销第43-44页
  5.3.2 转移应收债权第44页
  5.2.3 出售资产或同时出售资产、负债的抵销第44页
 5.4 关联方之间承担债务或费用的抵销第44-45页
 5.5 关联方之间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的抵销第45页
 5.6 关联方交易抵销的会计处理改进建议第45-47页
  5.6.1 关联企业之间销售商品时第45-46页
  5.6.2 关联企业之间出售资产、负责第46页
  5.6.3 关联方之间承担债务或费用(不包括债务重组)第46页
  5.6.4 关联方之间委托及受托经营第46页
  5.6.5 关联方占用资金第46-47页
 5.7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6章 合并抵销、合并范围的处理及改进第48-66页
 6.1 关于内部交易的抵销第48-49页
 6.2 合并范围的规定第49-51页
  6.2.1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规定第49-50页
  6.2.2 合并会计范围的标准第50-51页
 6.3 合并抵销的改进建议第51-57页
  6.3.1 抵销分录的抵销内容和抵销分录模式的改进建议第51-52页
  6.3.2 对存货、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备抵的抵销应加以明确规定第52-53页
  6.3.3 内部抵销项目的改进第53-57页
 6.4 合并范围问题的改进建议第57-64页
  6.4.1 确立合并范围,完善10%规定第60-61页
  6.4.2 控制权观点是合并范围的界定理想选择第61-63页
  6.4.3 应采用质量标准第63-64页
 6.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IC单片机的生物机能实验装置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神经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