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外科、针刺麻醉法论文

刮痧及穴位埋线结合药线点灸综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评价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12-14页
1 临床研究第14-36页
    1.1 病例选择第14页
    1.2 诊断标准第14-15页
    1.3 纳入、排除及脱落(退出)标准第15-16页
    1.4 治疗方法第16-19页
        1.4.1 治疗组第16-19页
        1.4.2 对照组第19页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第19-22页
    1.6 统计学处理第22页
    1.7 治疗结果与统计分析第22-32页
        1.7.1 两组年龄、病程比较第22-23页
        1.7.2 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比较第23-24页
        1.7.3 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第24页
        1.7.4 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第24-25页
        1.7.5 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比较第25-26页
        1.7.6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第26页
        1.7.7 治疗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与治疗前症状评分比较第26-27页
        1.7.8 治疗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与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第27页
        1.7.9 对照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与治疗前症状评分比较第27-28页
        1.7.10 对照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与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第28-29页
        1.7.11 两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症状评分比较第29-30页
        1.7.12 两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疗效比较第30页
        1.7.1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第30-31页
        1.7.14 研究结果分析第31-32页
    1.8 讨论第32-36页
        1.8.1 治疗组治疗方法及选穴的讨论第32-35页
        1.8.2 对照组选用药物岩鹿乳康胶囊的讨论第35-36页
2 文献研究第36-60页
    2.1 中医对乳腺增生症的研究概况第36-50页
        2.1.1 乳腺增生症的中医命名源流第36-38页
        2.1.2 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38-39页
        2.1.3 乳腺增生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第39-41页
        2.1.4 古代医家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治经验第41-42页
        2.1.5 现代中医对乳腺增生症的治疗概况第42-50页
    2.2 西医对乳腺增生症的研究概况第50-60页
        2.2.1 西医对乳腺增生症的命名第50页
        2.2.2 乳腺增生症流行病学方面第50-51页
        2.2.3 乳腺增生症的病因病机第51-53页
        2.2.4 乳腺增生症的主要临床表现第53-54页
        2.2.5 西医乳腺增生症的治疗概况第54-60页
    2.3 总结第60页
3 不足与展望第60-62页
    3.1 存在的不足第60-61页
    3.2 展望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附录第70-74页
综述第74-84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小波变换的鲁棒性与脆弱性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GPRS的数据传输技术及其在ITS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