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单体传热传质数值模拟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引言 | 第9-16页 |
·燃料电池 | 第9页 |
·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9-11页 |
·燃料电池的分类 | 第11-14页 |
·燃料电池的性能和效率 | 第14-16页 |
·高温燃料电池 | 第16-22页 |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 第16-17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 第17页 |
·高温燃料电池特点 | 第17-18页 |
·MCFC和SOFC特性比较 | 第18-19页 |
·MCFC和SOFC国内外发展现状比较 | 第19-22页 |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单体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 第24-36页 |
·引言 | 第24页 |
·工作原理及结构简介 | 第24-26页 |
·燃料电池内的传质、传热和电压、电流关系 | 第26-28页 |
·质量传递 | 第26-27页 |
·热量传递 | 第27页 |
·电压、电流关系 | 第27-28页 |
·单体燃料电池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28-34页 |
·模型综述 | 第28页 |
·基本假设与模型的控制方程 | 第28-30页 |
·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 | 第30-32页 |
·化学物种守恒 | 第31页 |
·能量守恒 | 第31页 |
·动量守恒 | 第31-32页 |
·通用方程 | 第32页 |
·边界条件和计算网格生成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36-57页 |
·交叉流计算结果的讨论 | 第36-44页 |
·交叉流温度分布的讨论 | 第36-40页 |
·交叉流各组分浓度分布的讨论 | 第40-44页 |
·顺流计算结果的讨论 | 第44-49页 |
·顺流温度分布的讨论 | 第44-46页 |
·顺流各组分浓度分布的讨论 | 第46-49页 |
·逆流计算结果的讨论 | 第49-53页 |
·逆流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讨论 | 第49-51页 |
·逆流各组分浓度分布计算结果讨论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57页 |
第四章 电池(MCFC)开路电压的计算 | 第57-62页 |
·推导开路电压 | 第57-58页 |
·计算气体分压 | 第58页 |
·计算自由能变化 | 第58-60页 |
·计算温度在650℃时的焓变 | 第58-59页 |
·计算温度在650℃时的熵变 | 第59-60页 |
·计算开路电压 | 第60页 |
·开路电压结果讨论 | 第6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2页 |
·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