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论文--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论文

《诗经》与周代宗教文化研究

导言第1-13页
第一章 《诗经》宗教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第13-23页
 第一节 历代《诗经》宗教文化研究的成绩与特点第13-15页
 第二节 现当代《诗经》宗教文化研究的突破与超越第15-21页
  一 前人成果的超越第15-17页
   1 关于祭祀诗的认定、题旨、时间等基本问题第15-16页
   2 关于祭祀诗的思想实质、历史根源第16-17页
  二 研究方法的突破第17-21页
   1 比较法第17-18页
   2 文化人类学方法第18-20页
   3 民俗学方法第20页
   4 宗教文化学方法第20-21页
 第三节 《诗经》宗教文化研究的思考第21-23页
第二章 《诗经》与周代原始宗教文化的遗存第23-54页
 第一节 原始宗教概述第23-24页
  一 原始宗教的产生第23页
  二 原始宗教的内容第23-24页
 第二节 《诗经》与周代原始宗教文化的遗存第24-39页
  一 显性的遗存第25-32页
   1 咒誓第25-27页
   2 占卜第27-30页
   3 巫舞第30-32页
  二 隐性的遗存第32-39页
   1 图腾崇拜的流风第32-36页
   2 生殖崇拜的余韵第36-39页
 第三节 从《诗经》看周代原始宗教文化的特点第39-54页
  一 存在方式的隐形化第39-42页
  二 表现形式的民俗化第42-48页
  三 思想观念的理性化第48-52页
  四 现象形态的复杂化第52-54页
第三章 《诗经》与周代宗法性传统宗教的嬗变第54-82页
 第一节 宗法性传统宗教概述第54-55页
  一 古代国家宗教的形成第54页
  二 中国的国家宗教--宗法性传统宗教第54-55页
 第二节 《诗经》与周代宗法性传统宗教的嬗变第55-72页
  一 西周前期的巨大变化第55-59页
   1 殷代的天命观念第55-56页
   2 西周前期生成的天道观念第56-59页
  二 西周中期的深刻转折第59-64页
   1 祭祖诗:从祖先崇拜到英雄崇拜第59-62页
   2 农事诗:从敬神到重人第62-64页
  三 西周后期的现实转向第64-70页
   1 天命观念的怀疑和动摇第64-66页
   2 现实精神的加强第66-70页
  四 春秋时期的礼俗倾向第70-72页
 第三节 从《诗经》看周代宗法性传统宗教嬗变的趋势第72-82页
  一 宗教理念的人本化第72-76页
   1 至上神崇拜中的人本化第72-73页
   2 祖先崇拜中的人本化第73页
   3 冥世崇拜中的人本化第73-75页
   4 自然崇拜中的人本化第75-76页
  二 宗教活动的礼俗化第76-79页
  三 价值取向的伦理化第79-82页
第四章 《诗经》与周代宗教文化的族群特色第82-97页
 第一节 周人宗教文化的族群特色第82-86页
  一 特色:以德为人神感应介质.清穆第82-84页
  二 探源:农业生产方式.殷鉴不远第84-86页
 第二节 宋人宗教文化的族群特色第86-91页
  一 特色:以欲为人神感应介质.迷狂第86-89页
  二 探源:殷人宗教蒙昧风习的影响第89-91页
 第三节 楚人宗教文化的族群特色第91-97页
  一 特色:以情为人神感应介质.奇诡第91-94页
  二 探源:土著原始宗教文化的影响第94-97页
余论:周代宗教文化的演变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积淀第97-103页
 一 周代宗教的理性化与文化传统的理性精神第97-99页
 二 周代宗教的人本化与文化传统的人文精神第99-100页
 三 周代宗教的伦理化与文化传统的重德精神第100-101页
 四 周代宗教的礼俗化与文化传统的礼制观念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9页
后记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列车减振器试验台的研制
下一篇: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单体传热传质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