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6页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6-7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4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构、宗旨、方法及创新点 | 第8-10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0-29页 |
2.1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 | 第10-14页 |
2.1.1 企业融资的MM理论 | 第10-11页 |
2.1.2 企业融资的平衡理论 | 第11页 |
2.1.3 企业融资的新优序理论 | 第11-12页 |
2.1.4 企业融资的代理成本理论 | 第12-13页 |
2.1.5 企业融资的控制权理论 | 第13-14页 |
2.2 风险论 | 第14-17页 |
2.2.1 马克思主义的客观风险理论 | 第14-16页 |
2.2.2 凯恩斯主义的主观风险理论 | 第16-17页 |
2.3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有关理论 | 第17-29页 |
2.3.1 风险与风险管理 | 第17-23页 |
2.3.2 项目融资概述 | 第23-27页 |
2.3.3 项目融资风险 | 第27-29页 |
3 项目融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29-37页 |
3.1 项目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9-32页 |
3.2 项目融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32-37页 |
4 项目融资风险的评价 | 第37-46页 |
4.1 项目融资风险的评价原则 | 第37页 |
4.2 项目融资风险的评价 | 第37-46页 |
4.2.1 建立项目融资风险评价体系 | 第37-39页 |
4.2.2 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方法 | 第39-46页 |
5 项目融资风险的管理 | 第46-60页 |
5.1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特点 | 第46-47页 |
5.2 项目融资风险的分配 | 第47-49页 |
5.3 项目融资风险的防范 | 第49-60页 |
5.3.1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 第49-52页 |
5.3.2 项目融资风险的控制 | 第52-57页 |
5.3.3 建立和完善项目融资风险信用保证监督体系 | 第57-58页 |
5.3.4 风险管理处理方案的实施和评价 | 第58-60页 |
6 我国企业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60-65页 |
6.1 我国企业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60页 |
6.2 我国企业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现存问题 | 第60-62页 |
6.3 我国企业项目融资风险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62-65页 |
7 结束语 | 第65-69页 |
7.1 论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65-67页 |
7.2 建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