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0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一) 科学教育 | 第21-22页 |
(二) 课程实施 | 第22-23页 |
(三) 教师专业发展 | 第23-24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一) 文献法 | 第24页 |
(二) 调查法 | 第24-25页 |
(三) 教育统计法 | 第25页 |
注释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结构分析 | 第28-34页 |
一、专业知识 | 第28-30页 |
(一) 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 | 第28-29页 |
(二) 整合的小学科学专业知识 | 第29页 |
(三)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 第29-30页 |
二、专业能力 | 第30-31页 |
(一) 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 第30页 |
(二) 教学能力 | 第30-31页 |
三、教育信念 | 第31页 |
(一) 教育信念的特点及作用 | 第31页 |
(二) 如何树立教育信念 | 第31页 |
四、职业道德 | 第31-33页 |
(一)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 第31-32页 |
(二) 民主平等、积极互动的师生观 | 第32页 |
(三) 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 第32-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34-47页 |
一、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资情况 | 第34-36页 |
(一) 基本情况 | 第34-35页 |
(二) 师资配备 | 第35-36页 |
二、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软硬件条件 | 第36-39页 |
(一) 硬件设施 | 第36-38页 |
(二) 软件环境 | 第38-39页 |
三、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情况 | 第39-46页 |
(一) 教师实施科学课的情况 | 第39-42页 |
(二) 学生学习科学课的情况 | 第42-46页 |
注释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归因分析 | 第47-59页 |
一、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7-55页 |
(一) 缺乏正确认识和职业自豪感 | 第47-49页 |
(二) 部分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单一 | 第49-50页 |
(三) 部分教师的专业态度有待改进 | 第50-51页 |
(四) 部分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不强 | 第51-52页 |
(五) 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 第52-55页 |
二、归因分析 | 第55-58页 |
(一) 小学科学课的社会地位 | 第55页 |
(二) 学校发展环境 | 第55-57页 |
(三) 教师个人因素 | 第57-58页 |
注释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 第59-66页 |
一、加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 | 第59-60页 |
(一) 突出小学科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综合性 | 第59页 |
(二) 强化小学科学教师的职后培训 | 第59-60页 |
二、创设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 第60-61页 |
(一) 倡导以专业发展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60-61页 |
(二)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 第61页 |
(三) 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 | 第61页 |
三、增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 | 第61-63页 |
(一)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 第62页 |
(二) 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与反思 | 第62页 |
(三) 积极主动地制定专业发展计划 | 第62-63页 |
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第63-66页 |
(一) 通过教历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 第63页 |
(二) 通过课程实施促进专业发展 | 第63-65页 |
(三) 进行校本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 第65-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1 | 第71-73页 |
附录 2 | 第73-75页 |
附录 3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