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保理业务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1章 国际保理业务概述 | 第9-21页 |
| ·国际保理业务的起源 | 第9-10页 |
| ·美国的商业代理业务 | 第9-10页 |
| ·欧洲的贴现业务 | 第10页 |
| ·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界定及类型 | 第10-14页 |
| ·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界定 | 第10-12页 |
| ·国际保理业务的类型 | 第12-14页 |
| ·国际保理的比较法律特征 | 第14-21页 |
| ·国际保理与债权质押 | 第14-15页 |
| ·国际保理与银行信贷 | 第15-17页 |
| ·国际保理与信用保险 | 第17-18页 |
| ·国际保理与委托代理 | 第18-19页 |
| ·国际保理与清偿代位 | 第19-21页 |
| 第2章 国际保理的法律架构 | 第21-43页 |
| ·国际保理的法律基础 | 第21-30页 |
| ·应收账款的转让是国际保理的法律基础 | 第21-22页 |
| ·应收账款转让的特征 | 第22-24页 |
| ·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要求 | 第24-30页 |
| ·应收账款转让的效力 | 第30-36页 |
| ·应收账款转让的内部效力 | 第30-31页 |
| ·应收账款转让的外部效力 | 第31-34页 |
| ·应收账款转让对第三人的效力 | 第34-36页 |
| ·国际保理业务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 | 第36-43页 |
| ·供应商与出口保理商的法律关系 | 第36-38页 |
| ·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的法律关系 | 第38-40页 |
| ·保理商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40-42页 |
| ·进口保理商与供应商的关系 | 第42-43页 |
| 第3章 国际保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43-53页 |
| ·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 | 第43-48页 |
| ·所购买债权的风险 | 第43-44页 |
| ·出口商的经营风险 | 第44-46页 |
| ·债务人的信用风险 | 第46-47页 |
| ·其他风险 | 第47-48页 |
| ·国际保理业务中保理商防范法律风险的对策 | 第48-53页 |
| ·建立出口商的承诺和保证机制 | 第48-50页 |
| ·慎重制定核准应收账款和未核准应收账款的条款 | 第50页 |
| ·构筑有效的追索权和补偿机制 | 第50-51页 |
| ·注意排除接受一些比较特殊的债权 | 第51页 |
| ·严格审查出口商的资格 | 第51-52页 |
| ·规范和完善法律适用规则和纠纷解决机制 | 第52-53页 |
| 第4章 国际保理的法律适用及我国的法律环境 | 第53-65页 |
| ·国际保理的法律适用 | 第53-56页 |
| ·应收账款的转让性问题 | 第53-54页 |
| ·应收账款转让的内部效力问题 | 第54-55页 |
| ·应收账款转让的外部效力问题 | 第55-56页 |
| ·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 | 第56-57页 |
|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 第56-57页 |
| ·最密切联系原则 | 第57页 |
| ·适用国际私法规则之原则 | 第57页 |
| ·我国的法律环境 | 第57-61页 |
| ·新《合同法》对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法律支持 | 第58-60页 |
| ·参与有关国际公约与采纳国际惯例 | 第60-61页 |
| ·中国银行的国际保理业务 | 第61-65页 |
| ·定义与解释条款 | 第61-62页 |
| ·信用额度的申请与核准生效条款 | 第62页 |
| ·卖方的保证.承诺及其他责任条款 | 第62-63页 |
| ·信用额度的变更及取消条款 | 第63页 |
| ·付款条款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