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遗传学论文

中国对虾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第一章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23页
 第一节 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第10-21页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第10-11页
   ·遗传多样性检测方法的发展第11-13页
   ·几种常见的分子标记技术简介第13-20页
   ·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的评价和使用范围第20-21页
 第二节 对虾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第21-23页
   ·同工酶在对虾研究中的应用第21页
   ·RFLP在对虾研究中的应用第21-22页
   ·RAPD技术在对虾中的应用第22页
   ·ISSR技术在对虾研究中的应用第22-23页
第二章 中国对虾6个地理群体的RAPD分析第23-44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材料来源第24页
   ·方法第24-27页
 第二节 结果第27-37页
   ·个体间遗传关系的检测第27-31页
   ·多态位点比例第31-32页
   ·群体内遗传多态度第32-33页
   ·Nei基因多样性第33-34页
   ·遗传分化系数Gst第34页
   ·遗传相似系数、遗传距离及UPGMA聚类分析第34-36页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36-37页
 第三节 讨论第37-40页
   ·RAPD技术在中国对虾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第37-38页
   ·中国对虾地理群体间的遗传结构第38-40页
 第四节 几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方法的比较第40-44页
   ·个体间的遗传关系第40-41页
   ·群体遗传多样性参数的比较第41-42页
   ·群体间遗传结构分析方法的比较第42-44页
第三章 ISSR技术在中国对虾中的应用第44-57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材料第45页
   ·方法第45-47页
 第二节 结果第47-55页
   ·ISSR反应的影响因素第47-50页
   ·中国对虾3个地理群体的ISSR分析结果第50-55页
 第三节 讨论第55-57页
   ·中国对虾3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分析第55页
   ·ISSR技术在检测对虾遗传多样性方面的优点第55-56页
   ·ISSR技术应用前景第56-57页
总结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降糖增敏合剂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下一篇:课堂成就目标定向、任务难度对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元认知监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