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作用及发展历史 | 第7-8页 |
1.1.1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作用 | 第7页 |
1.1.2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简史 | 第7-8页 |
1.2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 | 第8-10页 |
1.3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意义与发展方向 | 第10-14页 |
第二章 电力线载波机的原理与组成 | 第14-18页 |
2.1 电力线载波机的原理 | 第14-16页 |
2.1.1 音频电话通信 | 第14-15页 |
2.1.2 频率变换 | 第15-16页 |
2.2 电力线载波机的组成 | 第16-18页 |
第三章 调制解调模块的算法研究 | 第18-26页 |
3.1 调制算法 | 第18-22页 |
3.1.1 滤波法调制 | 第18-19页 |
3.1.2 Weaver法调制 | 第19-22页 |
3.2 解调算法 | 第22-23页 |
3.3 滤波器选择的标准 | 第23-26页 |
第四章 调制解调模块的硬件实现 | 第26-37页 |
4.1 硬件总体方案 | 第26-27页 |
4.2 DSP芯片介绍 | 第27-33页 |
4.2.1 DSP芯片的发展概述与特点 | 第27-30页 |
4.2.2 芯片TMS320VC5402的特点 | 第30-33页 |
4.3 CPLD芯片的介绍 | 第33-36页 |
4.3.1 CPLD芯片的发展概述与特点 | 第33-35页 |
4.3.2 芯片EPM7032简介 | 第35-36页 |
4.4 其他电路的介绍 | 第36-37页 |
第五章 调制解调模块的软件实现 | 第37-51页 |
5.1 软件总体框架 | 第37-38页 |
5.2 调制解调软件框架 | 第38-42页 |
5.3 DSP软件开发设计 | 第42-46页 |
5.3.1 DSP系统开发流程 | 第42页 |
5.3.2 开发环境Code Composer Studio简介 | 第42-43页 |
5.3.3 CCS的安装与使用 | 第43-45页 |
5.3.4 DSP程序加载的处理 | 第45-46页 |
5.4 CPLD软件开发设计 | 第46-51页 |
5.4.1 VHDL的简介 | 第46-48页 |
5.4.2 开发环境MAX+PLUSⅡ简介 | 第48-49页 |
5.4.3 MAX+PLUSⅡ软件的设计流程 | 第49-51页 |
第六章 调试与结果 | 第51-54页 |
6.1 调试 | 第51-52页 |
6.2 结果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附录一、 载波机DSP调制解调单元技术要求 | 第57-59页 |
附录二、 载波机DSP调制解调单元电原理图 | 第59页 |
附录三、 载波机DSP调制解调单元印制板图 | 第59页 |
附录四、 载波机DSP调制解调单元DSP源程序 | 第59页 |
附录五、 载波机DSP调制解调单元CPLD源程序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