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证券市场融资的综合收益:理论与政策
| 一、 引言 | 第1-9页 |
| 二、 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及战略意义 | 第9-18页 |
| (一) 国际证券市场:从资本流动到资源配置 | 第10-13页 |
| 1、 古典证券市场 | 第10-11页 |
| 2、 现代证券市场:有效资本市场假说 | 第11-12页 |
| 3、 金融创新的经济效应 | 第12-13页 |
| (二) 国际证券市场的战略意义 | 第13-18页 |
| 1、 国际证券市场参与度 | 第13-14页 |
| 2、 国际融资与资源优化配置 | 第14-16页 |
| 3、 国内资本过剩与国际融资 | 第16-17页 |
| 4、 国际直接融资与国际间接融资 | 第17-18页 |
| 三、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证券市场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 第18-26页 |
| (一) 金融全球化走势 | 第18-19页 |
| (二) 中国企业国际化冲动与优势 | 第19-21页 |
| (三) 国内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接轨 | 第21-22页 |
| (四) 案例分析 | 第22-26页 |
| 四、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证券市场融资的理论模型 | 第26-39页 |
| (一) 中国企业国际证券市场融资综合收益模型 | 第28-37页 |
| 1、 模型的约束条件 | 第28-34页 |
| 2、 综合收益模型的建构 | 第34-36页 |
| 3、 综合收益模型的分析 | 第36页 |
| 4、 综合收益模型的二维向量分析 | 第36-37页 |
| (二) 综合收益模型的风险规避 | 第37-39页 |
| 五、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证券市场融资的微观基础 | 第39-47页 |
| (一) 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 | 第39-41页 |
| (二) 融资理念的创新 | 第41-42页 |
| (三) 国际证券市场融资人力资源积聚 | 第42-44页 |
| (四) 风险控制机制 | 第44-47页 |
| 六、 结束语 | 第47-48页 |
| 参考书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