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国内外关于社会资金投资高速公路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内外关于财权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评价及启示 | 第19页 |
·研究方法与论文内容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选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论文框架 | 第21页 |
·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26页 |
·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 第23-24页 |
·利益相关者特征 | 第24-26页 |
·利益相关者的财权要求 | 第26页 |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26-29页 |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内涵 | 第27-28页 |
·契约的不完全程度 | 第28-2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9-31页 |
·委托代理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 第29-30页 |
·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0-31页 |
第3章 高速公路利益相关者建立财权制衡机制的动因 | 第31-41页 |
·社会资金投资高速公路中的利益相关者 | 第31-33页 |
·社会资金投资高速公路中的利益相关者寻租行为分析 | 第33-35页 |
·政府寻租行为分析 | 第33-35页 |
·社会投资人寻租行为分析 | 第35页 |
·政府与社会投资人寻租行为的本质分析 | 第35-39页 |
·社会资金投资高速公路建设中契约的不完整性分析 | 第36-38页 |
·社会资金投资高速公路建设中委托代理问题分析 | 第38-39页 |
·建立财权制衡机制可以有效规避高速公路利益相关者寻租 | 第39-41页 |
第4章 社会资金投资高速公路中利益相关者财权制衡的机制构建 | 第41-59页 |
·高速公路利益相关者财权制衡机制的内涵、结构及要素 | 第41-45页 |
·高速公路利益相关者财权制衡机制的内涵 | 第41-42页 |
·高速公路利益相关者财权制衡机制的结构 | 第42-43页 |
·高速公路利益相关者财权制衡机制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 第43-45页 |
·高速公路利益相关者财权制衡的核心 | 第45-46页 |
·社会资金投资高速公路中财权制衡主体间的互动关系 | 第46-49页 |
·政府的财权配置 | 第49-51页 |
·政府在高速公路建设市场化中的职能 | 第50页 |
·政府财权结构 | 第50-51页 |
·银行的财权配置 | 第51-52页 |
·社会投资人内部的财权配置 | 第52-53页 |
·社会资金投资高速公路中确保财权制衡的实现机制 | 第53-59页 |
·政府在建立财权制衡中的角色定位 | 第53-55页 |
·银行在建立财权制衡中的角色定位 | 第55-56页 |
·确保财权制衡的实现机制 | 第56-59页 |
第5章 高速公路利益相关者财权制衡实施状况评价 | 第59-73页 |
·衡量高速公路利益相关者财权制衡实施状况的方法 | 第59-61页 |
·公司章程是高速公路利益相关者财权制衡的制度保障 | 第59-60页 |
·企业财权制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体现了财权制衡的实施程度 | 第60-61页 |
·我国公路建设上市公司章程中财权制衡分析 | 第61-65页 |
·公司章程中应体现的财权制衡的内容 | 第61-62页 |
·公路建设公司的章程中财权制衡的差异 | 第62-65页 |
·高速公路利益相关者财权制衡机制评价 | 第65-73页 |
·财权制衡指标的构建 | 第65-67页 |
·利益相关者财权制衡与企业价值的评价 | 第67-70页 |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公司财权制衡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70-73页 |
第6章 完善高速公路利益相关者财权制衡机制的措施 | 第73-83页 |
·完善政府选择高速公路社会投资人的财务决策方法 | 第73-76页 |
·出现转包工程情况下建立双重委托代理的约束机制 | 第76-77页 |
·建立养护资金安排的监督机制 | 第77-80页 |
·建立政府与银行间的信息共享 | 第80-81页 |
·监督社会投资人自由现金流量 | 第81-83页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附录B 样本中所包含的上市公司及其数据 | 第92-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