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7-13页 |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7-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 ·研究路线与内容框架 | 第11-13页 |
| 第2章 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21页 |
| ·关于本论文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定义 | 第13-14页 |
| ·培养模式的概念 | 第14-17页 |
|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 第17-21页 |
|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 第17-19页 |
| ·研究生培养模式各要素内外关系分析 | 第19-21页 |
| 第3章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21-31页 |
|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21-22页 |
|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院系培养模式的比较 | 第22-29页 |
| ·管理学院模式 | 第23-25页 |
| ·历史(人文)学院模式 | 第25-26页 |
| ·地理学院模式 | 第26-28页 |
| ·旅游学院模式 | 第28-29页 |
|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 第4章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整合 | 第31-42页 |
| ·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驱动因素 | 第31-32页 |
| ·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的重构 | 第32-35页 |
| ·专业式培养模式 | 第32-33页 |
| ·协作式培养模式 | 第33页 |
| ·教学式培养模式 | 第33-35页 |
| ·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基本思路 | 第35-42页 |
| ·培养目标的多样化 | 第35页 |
| ·培养性质的多样化 | 第35-36页 |
| ·培养形式多样化 | 第36页 |
| ·生源多样化 | 第36-37页 |
| ·招生方式多样化 | 第37-38页 |
| ·导师指导多样化 | 第38-39页 |
| ·学位要求弹性化 | 第39页 |
| ·学位类型多样化 | 第39-40页 |
| ·质量标准多样化 | 第40-42页 |
| 结束语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