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课程改革与英语教学模式 | 第11-17页 |
第一节 英语教学模式 | 第11-12页 |
一、教学模式的含义 | 第11页 |
二、教学模式的构成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课程改革与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 第12-17页 |
一、课改对改革教学模式的要求 | 第12-14页 |
二、对两种典型英语教学模式的评价 | 第14-15页 |
三、TELOS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引入 | 第15-17页 |
第二章 TELOS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 | 第17-22页 |
第一节 TELOS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一、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Krashen,1985) | 第17页 |
二、可理解性输出理论(Comprehensible Output)(swain,1985) | 第17-18页 |
三、现有知识、能力和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出发点 | 第18页 |
四、"鸡蛋效应"理论(Humpty-Dumpty Effect)(stern,1983) | 第18-19页 |
五、语言负面信息对语言发展的作用(Negative Evidence) | 第19页 |
第二节 TELOS模式的内容和教学原则 | 第19-22页 |
一、TELOS模式的基本内容 | 第19-20页 |
二、TELOS教学模式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0-22页 |
第三章 TELOS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第22-37页 |
第一节 教学目标 | 第22-23页 |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 第22页 |
二、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 第22-23页 |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 第23页 |
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 第23页 |
第二节 教学要求 | 第23-24页 |
一、对教师 | 第23-24页 |
二、对学生 | 第24页 |
三、对课堂 | 第24页 |
四、对考核方式 | 第24页 |
第三节 教学步骤和方法 | 第24-34页 |
一、目标语输入(Target Language Input) | 第26-28页 |
二、投入(Engagement) | 第28-30页 |
三、学生自主选择(Learner's Active Choices) | 第30-31页 |
四、理解性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 | 第31-33页 |
五、选择性负面输入(Selective Negative Input)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教学评价与反思 | 第34-37页 |
一、教学评价 | 第34-36页 |
(一) 初中英语TELOS模式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 第35-36页 |
(二) 初中英语TELOS模式教学的总结性评价 | 第36页 |
二、教学反思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对TELOS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 | 第37-43页 |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 第37页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38-40页 |
(一) 试验班和对照班英语前测成绩X_0分析 | 第38-39页 |
(二) 试验班和对照班英语后测成绩分析 | 第39页 |
(三) 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第2学期末英语成绩与学习适应性、学习观、学习自我效能以及英语学习态度的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四、结论、分析与展望 | 第40-43页 |
(一) 结论 | 第40-41页 |
(二) 分析 | 第41-42页 |
(三) 展望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8页 |
附录1:TELOS教学模式应用举例 | 第43-44页 |
附录2:初中生英语学生适应性、学习观、学习自我效能和英语学习态度调查量表(问卷) | 第44-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鸣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