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约束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6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一) 国外的研究第10-12页
  (二) 国内的研究第12页
 三、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2-13页
 四、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 技术路线第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五、基本结论、创新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4-16页
第二章 次级债与市场约束:文献综述第16-25页
 一、理论研究综述第16-21页
  (一) 国外学者理论研究综述第16-19页
   1. 次级债政策的演变第16-17页
   2. 市场约束含义的差别第17-18页
   3. 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效用第18-19页
  (二) 国内学者理论研究综述第19-21页
 二、实证研究综述第21-23页
  (一) 国外学者实证研究综述第21-23页
  (二) 国内学者实证研究综述第23页
 三、对既有研究的简要评论第23-25页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设计特征及其国际比较第25-49页
 一、次级债概述:含义、属性、功能与风险第25-32页
  (一) 次级债的含义第25页
  (二) 次级债的属性第25-26页
  (三) 次级债的功能第26-30页
  (四) 次级债的风险第30-32页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设计特征及其国际比较第32-49页
  (一) 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设计特征第32-40页
  (二) 国外商业银行次级债的设计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第40-46页
  (三)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约束机制的设计缺陷第46-49页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第49-63页
 一、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机制:一个理论模型第49-54页
 二、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应的实证分析第54-63页
  (一) 一级市场的市场约束效用检验第54-56页
  (二) 二级市场的市场约束效用检验第56-63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约束机制的建议第63-74页
 一、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约束机制受阻的原因分析第63-67页
  (一) 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制度方面的原因第63-65页
  (二)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制度方面的原因第65页
  (三) 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设计方面的原因第65-67页
 二、强化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约束机制的政策建议第67-74页
  (一) 改善商业银行外部运行环境第67-68页
   1. 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逐步淡化政府的隐性担保第67-68页
   2.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68页
   3. 不断完善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切实保障投资者利益第68页
  (二) 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第68-71页
   1. 构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第69页
   2. 规范商业银行治理的组织结构第69页
   4. 强化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第69-70页
   5. 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第70页
   6. 强化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第70-71页
  (三) 完善商业银行次级债设计特征第71-74页
   1. 合理设计次级债,使发行和流通市场化、规范化第71页
   2. 完善次级债信息披露机制,提高次级债市场的透明度第71页
   3. 培育和扩大商业银行次级债投资主体第71-72页
   4. 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对商业银行相互持有次级债的监管第72页
   5. 推进债券市场建设,尽快实现商业银行次级债上市流通第72-7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4-76页
后记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消费者在虚拟品牌社区中的涉入、参与和信任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
下一篇:上海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