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技术的交通标线视觉评价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形势严峻 | 第9页 |
·交通标志标线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现有交通标线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采用的方法 | 第11-12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11页 |
·本论文采用的方法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道路交通标线及减速标线 | 第14-31页 |
·道路交通标线的概念 | 第14页 |
·国内外交通标线研究发展 | 第14-16页 |
·美国道路交通标线的发展 | 第14页 |
·日本道路交通标线的发展 | 第14-15页 |
·我国道路交通标线的发展 | 第15-16页 |
·道路交通标线与减速标线 | 第16-24页 |
·道路交通标线的分类 | 第16-18页 |
·减速标线的主要种类 | 第18-24页 |
·道路交通标线的设置 | 第24-28页 |
·道路交通标线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道路交通标线的设置和设计原则 | 第26-28页 |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的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道路条件 | 第28-29页 |
·驾驶员 | 第29页 |
·车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机动车驾驶员的视觉交通行为特性 | 第31-40页 |
·视觉——驾驶员获得道路信息的主要来源 | 第31-34页 |
·视觉生理 | 第31-33页 |
·视觉心理 | 第33-34页 |
·驾驶员的获取信息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心理学惰性 | 第34-35页 |
·驾驶员疲劳 | 第35页 |
·驾驶员自身因素 | 第35页 |
·信息——驾驶员行为的质量保证 | 第35-37页 |
·事件密度和目标密度的概念 | 第35-36页 |
·信息饥饿 | 第36-37页 |
·过量信息 | 第37页 |
·交通标线的视觉效应 | 第37-40页 |
·标线的颜色运用及反射性 | 第37-38页 |
·标志标线的视觉效应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基于视频处理的实景虚拟试验平台的建立 | 第40-64页 |
·视频处理的基本概念 | 第40页 |
·视频处理软件和设备的选择 | 第40-42页 |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 第40页 |
·主要视频处理软件 | 第40-42页 |
·道路交通标线虚拟试验平台的制作 | 第42-64页 |
·虚拟试验平台的制作流程图 | 第42-43页 |
·录像的拍摄 | 第43-46页 |
·录像视频的采集 | 第46-48页 |
·标志标线视频的制作 | 第48-58页 |
·道路视频与交通标志标线视频的合成 | 第58-64页 |
第五章 减速标线的主观视认性评价试验 | 第64-71页 |
·减速标线的主观视认性评价简介 | 第64页 |
·试验的设计 | 第64-66页 |
·试验中减速标线的选择设计 | 第64-65页 |
·试验的目的与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65-66页 |
·试验对象的选择 | 第66页 |
·试验的进行 | 第66页 |
·试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66-69页 |
·试验结论总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1-73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论文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1 虚拟减速标线主观视认性评价调查问卷 | 第77-78页 |
附录2 实景虚拟减速标线视频 | 第78-7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