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我国企业员工持股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0-15页
     ·研究背景第10-13页
     ·问题提出第13-15页
   ·员工持股研究的意义第15-18页
     ·理论意义第15-17页
     ·现实意义第17-18页
   ·研究思路和结构第18-21页
     ·研究思路第18-20页
     ·主要结构第20-21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员工持股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3-46页
   ·国外员工持股的产生背景及发展情况简介第23-31页
     ·部分国家员工持股兴起的具体背景及发展概况第23-28页
     ·国外员工持股的特征分析第28-31页
   ·国外员工持股理论研究综述第31-38页
     ·赞成员工持股的理论和观点第31-36页
     ·不赞成员工持股的理论和观点第36-37页
     ·对国外员工持股理论观点的评价第37-38页
   ·我国员工持股研究的理论综述第38-45页
     ·主流支持理论和观点第38-41页
     ·其他赞成理论和观点第41-44页
     ·不赞成理论和观点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员工持股制与相关制度的比较第46-55页
   ·员工持股的定义第46-48页
     ·美国对员工持股的界定第46-47页
     ·我国对员工持股的界定第47-48页
   ·员工持股公司制与股份合作制的比较第48-51页
     ·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第49页
     ·员工持股公司制与股份合作制的比较第49-51页
   ·员工持股公司制与合作社的比较第51-54页
     ·合作社的基本特征第51-52页
     ·员工持股公司制与合作社的比较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员工持股激励作用原理第55-70页
   ·企业产权的剩余索取权含义及其分享安排第55-59页
     ·企业产权理论的演变第55-57页
     ·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的基本模型第57-59页
   ·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的剩余索取权分配与激励第59-62页
     ·个人业主制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分配与激励第59-60页
     ·合伙制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分配与激励第60-61页
     ·公司制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分配第61-62页
   ·员工持股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安排与激励模型第62-69页
     ·拥有人力资本的职工获取企业剩余是时代的新要求第63-65页
     ·员工持股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模型第65-66页
     ·员工持股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激励模型第66-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员工持股经济绩效实证研究第70-89页
   ·员工持股经济绩效实证研究综述第70-72页
   ·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短期财富效应研究第72-75页
     ·研究方法选择、样本的来源及时间窗口的确定第72-74页
     ·员工持股短期财富效应研究结果第74-75页
   ·员工持股长期财富效应研究第75-80页
     ·样本的选择与时间窗口的确定与研究方法第76-78页
     ·员工持股的长期财富效应研究结果第78-80页
   ·员工持股财务绩效实证研究第80-85页
     ·样本的选取和指标的设定第81页
     ·财务数据的取得及整理第81-84页
     ·财务绩效比较分析第84-85页
   ·员工持股管理绩效实证研究第85-87页
     ·样本的选取和评价指标的获取第85-87页
     ·员工持股前后管理效率的比较分析第87页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六章 我国员工持股资金来源问题及其解决第89-103页
   ·国外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实践第89-92页
     ·美国第89-90页
     ·英国第90-91页
     ·法国第91页
     ·日本第91-92页
   ·我国员工持股资金来源现状第92-95页
     ·我国现有的地方法规、规范性文件对资金来源的规定第92-93页
     ·实践中员工持股资金来源渠道第93-95页
   ·以人力资本评估作价方式解决员工持股的资金来源问题第95-102页
     ·人力资本价值的认识演进第95-96页
     ·以人力资本评估作价出资的主要依据第96-100页
     ·人力资本作价出资应注意的问题第100-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七章 我国员工持股方式选择第103-122页
   ·问题提出第103-105页
     ·典型案例第103-104页
     ·案例折射的问题第104-105页
   ·我国员工持股方式及可行性分析第105-116页
     ·以员工的自然人身份直接或间接持股第106-109页
     ·以企业法人为主体持有员工股份第109-111页
     ·由员工组成的职工持股会持股第111-114页
     ·以信托管理机构持有员工股第114-116页
   ·我国员工持股方式选择第116-121页
     ·我国员工持股方式变迁的性质第116-117页
     ·我国员工持股方式选择第117-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八章 我国员工股权流动性问题第122-130页
   ·传统资本制度下的股权流动第122-124页
     ·股权自由流动原则第122-123页
     ·股权自由流动原则的例外第123-124页
   ·我国员工股权流动的演变第124-127页
     ·时间性限制的流通阶段第124-127页
     ·禁止或严格限制流通阶段第127页
   ·允许员工股权按比例分期渐次流动第127-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第130-133页
   ·对全文的总结第130-131页
   ·未来展望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0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140-141页
致谢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与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