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一、本文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9页 |
二、已有的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商号权概述 | 第11-24页 |
第一节 商号 | 第11-17页 |
一、商号概念的界定 | 第11-14页 |
二、商号的表现形式 | 第14-15页 |
三、商号与企业名称、商标、字号等概念的关系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商号权 | 第17-24页 |
一、商号权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商号权的性质 | 第18-19页 |
三、商号权与企业名称权的辨析 | 第19-20页 |
四、商号权的内容 | 第20-24页 |
第二章 我国商号权取得及保护的现状 | 第24-37页 |
第一节 我国商号权取得及保护的法律实践 | 第24-27页 |
一、商号权取得的立法及实践 | 第24-25页 |
二、商号权保护的立法及实践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商号权冲突成为当前商号权保护的一大难题 | 第27-31页 |
一、商号权冲突的表现形式 | 第28-30页 |
二、商号权冲突造成的不良后果 | 第30-31页 |
三、商号权冲突的原因 | 第31页 |
第三节 我国商号权取得及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1-37页 |
一、在立法上,对商号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 | 第31-32页 |
二、在商号权的取得和保护上,存在立法层次低、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 | 第32-33页 |
三、我国的企业名称实行分级登记管理制度,导致不同商事主体的商号权效力范围大小不一 | 第33-34页 |
四、对企业名称按登记机关所在辖区分区域登记管理体制导致商号权冲突 | 第34页 |
五、在商号权的取得方面,按商事主体的行业进行商号的登记造成了商号权的混乱和冲突 | 第34-35页 |
六、企业名称实行当场核准制度,无异议期间的规定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构建我国商号权取得及保护制度的思考 | 第37-47页 |
第一节 构建商号权取得及保护的法律体系 | 第37-41页 |
一、明确界定相关法律概念 | 第37-38页 |
二、修改和完善现有法律 | 第38-41页 |
第二节 调整商号登记管理具体制度 | 第41-44页 |
一、建立知名商号保护制度,以解决企业名称分级、分区域登记管理制度的弊端 | 第42-43页 |
二、建立商号登记和商标注册的交叉检索制度,以减少商号权与商标权之间可能的冲突 | 第43页 |
三、建立商号的异议撤销制度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合理区分行政与司法的商号权保护路径 | 第44-47页 |
一、商号登记的异议问题 | 第44-45页 |
二、商号权争议的处理问题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