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4页 |
1.1 引言 | 第15-2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1.3 竹叶黄酮碳苷的生物合成 | 第20-21页 |
1.2 糖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1.2.1 糖基转移酶简介 | 第21-24页 |
1.2.2 糖基转移酶的分类 | 第24-26页 |
1.2.3 糖基转移酶的命名 | 第26页 |
1.3 C-糖基转移酶 | 第26-31页 |
1.3.1 C-糖基化 | 第26-28页 |
1.3.2 植物黄酮-C-糖基转移酶 | 第28页 |
1.3.3 植物UGT的鉴定方法 | 第28-31页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31-32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2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毛竹黄酮-C-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 | 第34-5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4-37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34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36页 |
2.1.4 菌株和质粒 | 第36页 |
2.1.5 培养基 | 第36-3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7-44页 |
2.2.1 毛竹总R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2.2.2 RNA质量检测 | 第38页 |
2.2.3 cDNA获取 | 第38-39页 |
2.2.4 PeCGT1-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9页 |
2.2.5 Pe CGT1-3 全长c DNA的获取 | 第39-41页 |
2.2.6 目的基因凝胶电泳和割胶回收 | 第41-42页 |
2.2.7 克隆载体构建及转化 | 第42页 |
2.2.8 菌落PCR阳性克隆鉴定 | 第42-43页 |
2.2.9 阳性克隆的测序鉴定 | 第43页 |
2.2.10 重组质粒提取 | 第43-44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44-56页 |
2.3.1 PeCGT1-3基因以及其编码的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4-52页 |
2.3.2 Pe CGT1和Pe CGT2的PCR扩增和克隆结果 | 第52页 |
2.3.3 Pe CGT1和Pe CGT2 测序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2.4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章 PeCGT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条件优化 | 第58-70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58-59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58页 |
3.1.2 菌株和质粒 | 第58-59页 |
3.1.3 实验主要仪器 | 第5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9-64页 |
3.2.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9-61页 |
3.2.2 重组表达质粒的转化 | 第61页 |
3.2.3 PeCGT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61-6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64-69页 |
3.3.1 表达载体构建 | 第64-66页 |
3.3.2 蛋白表达及凝胶电泳 | 第66-69页 |
3.4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Pe CGT1和Pe CGT2 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 | 第70-78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70-71页 |
4.1.1 菌株和质粒 | 第70页 |
4.1.2 试剂和耗材 | 第70-71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7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71-76页 |
4.2.1 Pe CGT1和Pe CGT2 基因的优化 | 第71页 |
4.2.2 毕赤酵母表达体系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71-72页 |
4.2.3 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 | 第72页 |
4.2.4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72页 |
4.2.5 重组质粒线性化 | 第72-73页 |
4.2.6 线性化产物清洁 | 第73页 |
4.2.7 重组质粒转化至毕赤酵母 | 第73-75页 |
4.2.8 Pe CGT1和Pe CGT2 在毕赤酵母GS115 中的表达 | 第75-76页 |
4.2.9 酵母分泌蛋白检测 | 第7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76-77页 |
4.4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PeCGT1的功能鉴定 | 第78-84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78页 |
5.1.1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78页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78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78-80页 |
5.2.1 重力法组氨酸标签蛋白纯化步骤 | 第78-79页 |
5.2.2 标准品的制备和检测 | 第79页 |
5.2.3 蛋白酶活的测定 | 第79-80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80-82页 |
5.3.1 蛋白纯化浓缩后SDS-PAGE电泳结果 | 第80-81页 |
5.3.2 标准品检测结果 | 第81页 |
5.3.3 体外酶活测定分析 | 第81-82页 |
5.4 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结论与讨论 | 第84-85页 |
6.2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