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PPP的国内外研究热点 | 第10-11页 |
·不完全契约视角下PPP控制权配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7-30页 |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17-22页 |
·契约不完全性产生的原因 | 第17页 |
·资产专用性与准租 | 第17-18页 |
·敲竹杠问题 | 第18-20页 |
·企业的所有权与产权理论 | 第20-21页 |
·权力的来源 | 第21-22页 |
·共产品及其供给理论 | 第22-29页 |
·公共产品的概念及特征 | 第22-24页 |
·公共产品的供需分析 | 第24-27页 |
·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生产方式 | 第27-29页 |
·总结性评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不完全契约下PPP剩余控制权配置研究 | 第30-40页 |
·PPP中的权力来源 | 第30页 |
·PPP中的剩余控制权与特定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及股权 | 第30-33页 |
·剩余控制权的概念由来 | 第30-31页 |
·剩余控制权与特定控制权 | 第31页 |
·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 | 第31-32页 |
·PPP中的股权与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的关系 | 第32-33页 |
·基本模型 | 第33-38页 |
·模型设定 | 第33-35页 |
·时期0剩余控制权及收益分配的事前约定阶段 | 第33-34页 |
·时期1双方的专用性投入阶段 | 第34页 |
·时期2收益的实现阶段 | 第34-35页 |
·时期3合作剩余的协商分配阶段 | 第35页 |
·模型求解 | 第35-37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7-38页 |
·总结性评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算例分析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42-44页 |
·本文总结 | 第42-43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 相关证明 | 第48-5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