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概述 | 第9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 ·大直径桩承载力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大直径桩沉降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6页 |
|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研究 | 第18-38页 |
| ·概述 | 第18-19页 |
| ·工程概况 | 第19-21页 |
| ·全桥工程量 | 第19-20页 |
| ·地质条件 | 第20-21页 |
| ·试验目的及测试原理 | 第21-25页 |
| ·试验目的 | 第21页 |
| ·试验桩设计 | 第21-22页 |
| ·反力装置 | 第22-23页 |
| ·观测仪表 | 第23-24页 |
| ·桩身量测元件 | 第24-25页 |
| ·试验过程 | 第25-27页 |
| ·试验桩施工概况 | 第25-26页 |
| ·桩身混凝土质量检测 | 第26页 |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36页 |
| ·试验结果 | 第27-30页 |
| ·桩的承载力性状 | 第30-31页 |
| ·数据处理分析原理 | 第31-32页 |
| ·桩身轴力分析 | 第32-34页 |
| ·桩端端阻力分析 | 第34页 |
| ·桩侧摩阻力性状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大直径桩荷载传递规律的理论分析研究 | 第38-54页 |
| ·概述 | 第38页 |
| ·基桩荷载传递机理 | 第38-39页 |
| ·桩、土体系荷载传递的一般过程 | 第38-39页 |
| ·基桩荷载传递分析方法 | 第39-45页 |
| ·弹性理论法 | 第39-40页 |
| ·荷载传递法 | 第40-42页 |
| ·剪切荷载法 | 第42-44页 |
| ·有限元法 | 第44-45页 |
| ·基桩荷载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45-48页 |
| ·桩土相互作用体系的简化 | 第45页 |
| ·桩土相互作用体系中的各元素的特性 | 第45-47页 |
| ·单桩分析的一般步骤 | 第47-48页 |
| ·桩土相互作用模型 | 第48-53页 |
| ·桩的变形分析 | 第48-49页 |
| ·土的变形分析 | 第49-50页 |
| ·广义变形协调方程 | 第50-52页 |
| ·工程应用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大直径桩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的灰色预测方法研究 | 第54-69页 |
| ·概述 | 第54页 |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54-58页 |
| ·灰色系统理论简介 | 第54-55页 |
| ·基本原理 | 第55-56页 |
| ·数据处理 | 第56-58页 |
| ·灰色系统建模 | 第58-61页 |
| ·灰色GM(1,1)模型 | 第58-59页 |
| ·GM(1,1)残差模型 | 第59-60页 |
| ·预测模型精度的检验 | 第60-61页 |
| ·离散灰色GM(1,1)模型及其改进形式 | 第61-68页 |
| ·离散灰色GM(1,1)模型 | 第61-62页 |
| ·改进离散灰色模型建模 | 第62-63页 |
| ·工程实例 | 第63-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五章 大直径灌注桩数值模拟分析 | 第69-94页 |
| ·概述 | 第69页 |
| ·材料本构模型 | 第69-77页 |
| ·土体的本构模型 | 第69-71页 |
| ·桩上界面本构模型及接触单元 | 第71-77页 |
| ·ANSYS桩土接触分析问题探讨 | 第77-82页 |
| ·单元的选择 | 第77页 |
| ·摩擦类型的选择 | 第77-78页 |
| ·ANSYS接触算法的采用 | 第78-80页 |
| ·计算模型的边界范围 | 第80页 |
| ·初始应力的计算及其施加方法 | 第80-82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82页 |
| ·基本计算模型及材料参数 | 第82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2-87页 |
| ·不同荷载作用下桩土变形及土体屈服特性 | 第82-85页 |
| ·荷载与沉降曲线 | 第85-86页 |
| ·不同荷载时桩身轴力的变化 | 第86页 |
| ·桩侧摩阻力随桩土相对位移的变化 | 第86-87页 |
| ·大直径桩单桩性状影响因素分析 | 第87-92页 |
| ·桩长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87-88页 |
| ·桩径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88-89页 |
| ·桩周土体及桩端土体变形模量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89-90页 |
| ·桩周土体粘结力对承载力的影响 | 第90-92页 |
| ·桩周土体内摩擦角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 | 第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94-95页 |
|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3页 |
| 致谢 | 第103-10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