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意识培养的应用题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综述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确立 | 第9-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对应用题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应用题与应用意识的意义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应用题 | 第16-18页 |
一、应用题的结构 | 第16-17页 |
二、从实际角度来定性应用题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数学应用意识 | 第18-21页 |
一、与行为结合的数学应用意识 | 第18页 |
二、初高中课程标准中的数学应用意识内涵 | 第18-19页 |
三、教材中具有应用意识培养的知识块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应用题与应用意识的联系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应用题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第一节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学原则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奥苏伯尔的认知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情境认知理论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应用题教学和应用意识现状调查 | 第27-47页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27-38页 |
一、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30-37页 |
二、问卷调查初步结论的整理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应用意识与应用题测查 | 第38-47页 |
一、应用意识的测查 | 第39-42页 |
二、应用题解答情况 | 第42-43页 |
三、应用意识与应用题解答的关联情况 | 第43-45页 |
四、应用题与应用意识基本情况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应用题教学的要求和教学策略 | 第47-70页 |
第一节 应用题教学要求 | 第47-52页 |
一、重视与现实实际的联系 | 第47-50页 |
二、重视原理、思想渗透教学 | 第50-51页 |
三、重视应用题的选题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应用题教学策略 | 第52-57页 |
一、突破问题表征 | 第52-54页 |
二、学生从评价客体向评价主体转变 | 第54-55页 |
三、"出误探究式"教学 | 第55-56页 |
四、开展"问题征解活动" | 第56-57页 |
五、让学生学会说题 | 第57页 |
第三节 应用题教学课例 | 第57-70页 |
一、新授课 | 第58-60页 |
二、复习课 | 第60-63页 |
三、应用题专题课 | 第63-66页 |
四、数学活动课 | 第66-70页 |
第六章 基于应用意识培养的应用题教学实验 | 第70-78页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第70-72页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第72-74页 |
一、实验前、后测试题分析 | 第72-73页 |
二、测试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第三节 实验后测访谈结果 | 第74-7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78-79页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附录一 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题调查问卷 | 第82-86页 |
附录二 数学应用意识的检测题 | 第86-88页 |
附录三 初中应用题解答状况的测试题 | 第88-90页 |
附录四 学期末的检测题 | 第90-91页 |
附录五 实验后测访谈表 | 第91-92页 |
附录六 攻读硕士毕业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后记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