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国内外钢桥面铺装研究概述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选题意义与背景 | 第15-17页 |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基于材料梯度设计的钢桥面铺装组合结构 | 第20-34页 |
·正交异性钢箱梁桥面铺装层破坏结构分析 | 第20-24页 |
·正交异性钢箱梁桥面铺装层破坏模式 | 第20-21页 |
·双层SMA沥青混凝土铺装方案结构破坏有限元分析 | 第21-24页 |
·基于材料模量梯度设计的钢箱梁桥面铺装方案分析 | 第24-30页 |
·基于模量梯度设计的钢箱梁桥面铺装层结构可行性分析 | 第24-27页 |
·环氧灌入式钢箱梁桥面铺装层方案的提出 | 第27-28页 |
·新型铺装方案应力及局部挠跨比位移控制设计指标分析 | 第28-30页 |
·复合式沥青混凝土结构的理论分析 | 第30-34页 |
·沥青与矿料的交互作用 | 第31页 |
·环氧灌浆料浆体与沥青的相互作用 | 第31-32页 |
·环氧树脂浆体与矿料的相互作用 | 第32页 |
·复合材料强度形成机理 | 第32-34页 |
第3章 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制备 | 第34-44页 |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及选择 | 第34-38页 |
·沥青混合料设计原理 | 第34-35页 |
·原材料的选择 | 第35-38页 |
·大空隙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 第38-43页 |
·大空隙沥青混凝土的设计思路 | 第38-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大空隙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第40-43页 |
·母体大空隙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 | 第43-44页 |
第4章 高性能环氧灌浆材料的制备 | 第44-62页 |
·环氧树脂灌浆料的反应机理 | 第44-45页 |
·原材料的选择 | 第45-50页 |
·环氧树脂的选择 | 第45-47页 |
·固化剂的选择 | 第47-48页 |
·稀释剂的选择 | 第48-49页 |
·增韧剂的选择 | 第49-50页 |
·试验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 第50-52页 |
·环氧灌浆料粘度 | 第50页 |
·环氧灌浆料可灌性 | 第50-51页 |
·环氧灌浆料可操作时间及初凝时间 | 第51页 |
·环氧灌浆料固结体抗压强度 | 第51页 |
·环氧灌浆料固结体抗拉强度 | 第51页 |
·环氧灌浆料与钢板的拉伸剪切强度 | 第51-52页 |
·环氧灌浆料固结体收缩率 | 第52页 |
·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配合比优化设计 | 第52-62页 |
·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应满足的要求 | 第52-53页 |
·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思路 | 第53页 |
·环氧树脂灌浆材料配比的确定 | 第53-59页 |
·试验结果分析及增韧机理探讨 | 第59-62页 |
第5章 钢箱梁桥面铺装组合结构性能研究 | 第62-86页 |
·组合结构设计 | 第62页 |
·母体沥青混凝土的优选 | 第62-66页 |
·马歇尔稳定度 | 第62-64页 |
·高温稳定性能 | 第64-65页 |
·水稳定性能 | 第65-66页 |
·环氧灌入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对比分析 | 第66-78页 |
·混合料组成结构比较分析 | 第66-67页 |
·路用性能比较分析 | 第67-78页 |
·防水粘结层应力吸收材料优选及其性能研究 | 第78-80页 |
·材料选取 | 第78页 |
·性能测试 | 第78-80页 |
·组合结构抗剪强度、疲劳性能测试 | 第80-82页 |
·界面抗剪强度的测试 | 第80-81页 |
·疲劳性能测试 | 第81-82页 |
·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第82-84页 |
·EGA性价比分析 | 第82-84页 |
·各种铺装方案经济对比分析 | 第84页 |
·武英高速公路钢箱梁桥面铺装技术 | 第84-86页 |
·施工工艺流程 | 第85页 |
·工艺控制要点 | 第85-8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项目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