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技术创新网格的动因与治理以及熵的评价尺度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6页
   ·研究的背景与动机:问题的提出第9-13页
   ·本文拟研究的主要问题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主要研究问题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15页
   ·研究的意义第15-18页
     ·理论意义第15-16页
     ·现实意义第16-18页
   ·研究创新点与内容安排第18-21页
     ·研究创新点第18页
     ·研究的内容安排第18-21页
   ·技术创新网格及相关概念界定第21-26页
第二章 技术创新网格理论基础研究综述第26-54页
   ·技术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综述第26-37页
     ·传统的技术创新系统理论综述第26-34页
     ·技术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第34-37页
   ·复杂性理论研究综述第37-45页
     ·复杂性科学的起源与发展第37-40页
     ·技术演化观下的“演化”复杂性理论研究综述第40-45页
   ·演化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第45-54页
     ·演化经济学思想的变迁第46-49页
     ·演化微观经济学理论基础第49-54页
第三章 技术创新网格的结构分析及其演化复杂性研究第54-96页
   ·标准化与网格效应:一种新的技术创新组织研究视角第54-58页
   ·技术创新网格系统结构及其动力学稳定分析第58-77页
     ·系统结构分析第58-65页
     ·动力学稳定性分析第65-77页
   ·复杂性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网格演化机制分析第77-85页
     ·技术创新网格的演化复杂性特征第77-79页
     ·技术创新网格的蜕变机制探究第79-85页
   ·技术创新网格演化机理的复杂性评价研究第85-96页
     ·基于量子进化算法的技术创新网格演化模型分析第85-89页
     ·中微观环境下技术创新网格决策应变复杂性评价第89-96页
第四章 技术创新网格的动因研究第96-118页
   ·技术创新网格驱动机制分析第96-105页
     ·动因的内部驱动观第96-100页
     ·动因的外部驱动观第100-103页
     ·动因的协同驱动观第103-105页
   ·创新与成本双重竞争优势路径的动因模型分析第105-109页
     ·创新动因引发网格化第105-107页
     ·网格化与成本下降趋势的辩证关系第107-109页
   ·技术创新网格进入选择问题的演化经济学形塑第109-115页
     ·个体群与选择单位概念在技术创新理论中的嵌入第109-110页
     ·技术创新网格的进入频率的初步模型第110-112页
     ·积累倾向与选择差异第112-115页
   ·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进入选择过程第115-118页
第五章 技术创新网格的治理研究第118-137页
   ·技术创新网格治理结构概述第118-123页
     ·治理问题的提出第118-119页
     ·网络治理结构选择的理论基础第119-121页
     ·网格治理模式的说明第121-123页
   ·技术创新网格治理结构选择模型第123-132页
     ·传统的四重维度模型评价第123-124页
     ·技术创新网格治理结构选择模型研究第124-132页
   ·技术创新网格关系治理的核心——关联资本第132-137页
     ·技术创新网格关联资本的基本概念第132-133页
     ·建立技术创新网格关联资本第133-134页
     ·关联租金:技术创新网格经济性优势的体现第134-137页
第六章 技术创新网格创新力的熵评价尺度研究第137-163页
   ·技术创新网格力场构成与力的分析第137-141页
     ·技术创新网格力场的构成第137-138页
     ·解构创新力场原子模型第138-139页
     ·技术创新网格创新力矢量要素第139-140页
     ·培育技术创新网格创新力第140-141页
   ·技术创新系统创新力的度量尺度第141-145页
     ·广义创新力的熵评价尺度第142页
     ·熵的分布函数第142-145页
   ·测度广义创新力能量第145-148页
   ·广义创新力能的度量模型第148-154页
     ·通用三维空间模型第148-151页
     ·多维空间创新力与能量模型第151-153页
     ·综合算法的广义模型第153-154页
   ·实证分析——石家庄高新区技术创新网格系统复杂性的量度第154-163页
     ·石家庄高新区网格系统结构分析第154-157页
     ·设立复杂性构成因子第157页
     ·三维复杂性参量的熵信息计算表第157-162页
     ·技术创新网格复杂性的统一度量尺度第162-16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63-167页
   ·研究结论第163-165页
   ·研究展望第165-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84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第184-185页
致谢第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知识资本放大原理的咨询项目知识共享路径研究
下一篇:项目型供应链风险传递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