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选题缘起 | 第7-8页 |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13-20页 |
1.1 相关概念说明 | 第13-17页 |
1.1.1 跨文化交际能力 | 第13-15页 |
1.1.1.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 第13-14页 |
1.1.1.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 | 第14-15页 |
1.1.2 跨文化敏感性 | 第15-17页 |
1.1.2.1 跨文化敏感性定义 | 第15-16页 |
1.1.2.2 跨文化敏感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 调查对象 | 第17页 |
1.4 调查问卷 | 第17-18页 |
1.5 调查过程 | 第18页 |
1.6 问卷处理 | 第18页 |
1.7 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 第20-32页 |
2.1 跨文化敏感度总体情况 | 第20-23页 |
2.2 各维度情况 | 第23-31页 |
2.2.1 交际参与度 | 第23-25页 |
2.2.2 尊重文化差异 | 第25-26页 |
2.2.3 交际信心 | 第26-28页 |
2.2.4 交际愉悦感 | 第28-29页 |
2.2.5 交际专注度 | 第29-31页 |
2.3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原因分析与建议 | 第32-38页 |
3.1 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3.2 建议 | 第33-38页 |
3.2.1 利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点进行文化教学 | 第34-35页 |
3.2.2 有原则地做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 第35-36页 |
3.2.3 研发文化辅助教材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 跨文化敏感性调查问卷 | 第43-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