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及局限性 | 第15-16页 |
·文章的创新点 | 第15页 |
·文章的局限性 | 第15-16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16-17页 |
2 审计委员会产生发展及相关理论的评述 | 第17-23页 |
·审计委员会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19页 |
·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舞弊案 | 第17-18页 |
·审计委员会的确立 | 第18-19页 |
·审计委员会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0页 |
·组织理论 | 第20-21页 |
·审计委员会相关理论的评述 | 第21-23页 |
·审计委员会定义的评述 | 第21-22页 |
·审计委员会目的评述 | 第22页 |
·审计委员会本原性质评述 | 第22-23页 |
3 我国审计委员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44页 |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启动阶段 | 第23-24页 |
·我国审计委员会与西方的比较 | 第24-25页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委员会现状 | 第25-34页 |
·公司组织机构情况 | 第26-27页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情况 | 第27-33页 |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及运行情况 | 第33-34页 |
·现行审计委员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34-44页 |
·审计委员会的形式和实质性独立欠缺 | 第34-36页 |
·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部分职责的重叠与交叉 | 第36-38页 |
·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规则》中的地位较低 | 第38-39页 |
·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及影响弱化 | 第39-44页 |
4 完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议及对策 | 第44-55页 |
·培育具有良好公司治理文化的审计委员会运作环境 | 第44页 |
·独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创新 | 第44-49页 |
·内部审计委员会制度创新 | 第49-51页 |
·内部审计制度创新 | 第5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