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文学社建设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3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选题的拟定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条件保证 | 第12-13页 |
·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学生社团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中学生社团研究概述 | 第15-17页 |
·中学生文学社团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第22-32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2-26页 |
·社团 | 第22-24页 |
·学生社团 | 第24-26页 |
·文学社团 | 第26页 |
·理论依据 | 第26-32页 |
·组织行为学 | 第26-28页 |
·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 | 第28-30页 |
·学生发展理论 | 第30页 |
·语文教学和文学活动的基本原理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中学文学社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2-49页 |
·中学文学社团现状 | 第32-43页 |
·中学文学社团的建构形式 | 第32-34页 |
·文学社团的管理状况 | 第34-35页 |
·文学社团的活动 | 第35-38页 |
·文学社团的财务状况 | 第38-39页 |
·文学社团的刊物建设 | 第39-41页 |
·文学社团的评价机制 | 第41-43页 |
·中学文学社团存在的问题 | 第43-49页 |
·学生社团自身因素 | 第43-46页 |
·学生社团之外的因素 | 第46-49页 |
第四章 中学文学社团的建设思路 | 第49-57页 |
·指导思想 | 第49页 |
·基本原则 | 第49-57页 |
·社团原则 | 第49-51页 |
·发展原则 | 第51-52页 |
·传承原则 | 第52-53页 |
·开放原则 | 第53-55页 |
·协助原则 | 第55-57页 |
第五章 中学文学社团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第57-67页 |
·社团自身建设 | 第57-65页 |
·准确定位,构建上下协同的社团模式 | 第57-58页 |
·合理配置,明确社员、督导教师社团角色 | 第58-59页 |
·满足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 | 第59-61页 |
·完善组织,保障社团长治久安 | 第61-63页 |
·创造条件,确保社刊、社报定时高质出版 | 第63-64页 |
·培养文学新人,形成“榜样激励”机制 | 第64-65页 |
·社团之外的支持 | 第65-67页 |
结束语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注释 | 第69-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