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各种农药论文--杀菌剂论文

臭柏、油松精油的提取与抑菌活性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引言第11-40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植物精油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29页
     ·植物精油研究概述第12-19页
     ·植物精油成分的分析鉴定方法第19页
     ·植物精油的生物活性第19-25页
     ·植物精油混用研究第25-26页
     ·精油对空气微生物的杀菌作用第26页
     ·植物精油体外抑菌活性的测定方法第26-28页
     ·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第28页
     ·植物精油杀(抗)菌作用机理研究和假说第28-29页
   ·臭柏、油松精油研究国内外进展第29-36页
     ·臭柏精油研究概况第29-33页
     ·油松精油国内外研究进展第33-36页
   ·本项目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36-40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36-37页
     ·研究内容第37-38页
     ·技术路线第38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8-40页
2 臭柏、油松精油的提取工艺第40-54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0-41页
     ·材料第40页
     ·主要仪器第40页
     ·实验试剂第40-41页
   ·实验方法第41-42页
     ·共水蒸馏法方法第41-42页
     ·正交实验设计第42页
     ·数据处理第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51页
     ·臭柏精油的提取工艺第42-47页
     ·油松精油的提取工艺第47-51页
   ·讨论第51-53页
   ·小结第53-54页
3 臭柏、油松精油的抑菌活性的研究第54-70页
   ·实验材料第54-55页
     ·实验材料第54页
     ·试验菌种第54页
     ·培养基第54-55页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55页
   ·实验方法第55-57页
     ·菌悬液的制备第55-56页
     ·臭柏、油松精油抑菌活性测定第56-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68页
     ·臭柏精油对各种测试菌抑菌效力第57-59页
     ·臭柏精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第59-60页
     ·臭柏精油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第60-61页
     ·油松精油的抑菌效力第61-63页
     ·油松精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第63-65页
     ·油松精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BC)第65-66页
     ·臭柏、油松精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的比较第66-67页
     ·臭柏、油松精油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比较第67-68页
     ·臭柏、油松精油存放时间对抑菌效果的影响第68页
   ·讨论与结论第68-69页
   ·小结第69-70页
4 臭柏、油松精油抑菌联合抑菌活性的研究第70-77页
   ·实验材料第70页
   ·实验方法第70页
   ·结果与分析第70-75页
     ·臭柏、油松精油的复配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第70-71页
     ·臭柏、油松精油的复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第71-72页
     ·臭柏、油松精油的复配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第72-73页
     ·臭柏、油松精油的复配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第73-74页
     ·臭柏、油松精油的复配对酿酒酵母菌的抑菌效果第74-75页
   ·讨论第75-76页
   ·小结第76-77页
5 臭柏、油松精油对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抑菌作用第77-87页
   ·实验材料第77-78页
   ·试验方法第78页
   ·结果与分析第78-85页
     ·不同月份臭柏精油对空气微生物的抑菌效果第78-80页
     ·不同月份油松精油对空气微生物的抑菌效果第80-82页
     ·不同月份臭柏、油松精油对空气微生物的抑菌效果第82-83页
     ·臭柏、油松精油不同作用时间对空气微生物的抑菌作用的影响第83-84页
     ·不同月份臭柏、油松精油对空气微生物的抑菌效果第84页
     ·时间因素对臭柏、油松精油总抑菌率的影响比较第84-85页
   ·讨论第85页
   ·小结第85-87页
6 讨论与结论第87-91页
   ·讨论第87-88页
   ·主要结论第88-89页
   ·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第89-90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4页
作者简介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高产春玉米根冠结构、功能特性及农艺节水补偿机制研究
下一篇:水稻介导的害虫互作及相关水稻基因OsRLK突变体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