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现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流程 | 第14-15页 |
·基础理论简介 | 第15-17页 |
·供需理论 | 第15页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5-16页 |
·博弈理论 | 第16页 |
·偿还负担理论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国家助学贷款的概述 | 第17-22页 |
·国家助学贷款的定义 | 第17页 |
·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对象 | 第17页 |
·国家助学贷款的数额和还款期限 | 第17页 |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17-19页 |
·酝酿阶段(1986年—1999年) | 第17-18页 |
·定型阶段(1999年—2002年) | 第18页 |
·完善阶段(2004年至今) | 第18-19页 |
·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政策的概述 | 第19-20页 |
·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的定义 | 第19页 |
·代偿资助的范围及金额的确定 | 第19页 |
·国家代偿资助政策的实施意义 | 第19-20页 |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概述 | 第20-22页 |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定义 | 第20页 |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优势 | 第20页 |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现状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兵团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 | 第22-31页 |
·问卷设计内容及数据整理 | 第22页 |
·兵团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 | 第22-23页 |
·兵团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供需分析 | 第23-24页 |
·兵团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供给情况 | 第23页 |
·兵团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需求情况 | 第23-24页 |
·国家助学贷款市场的供需分析 | 第24页 |
·兵团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市场失灵分析 | 第24-26页 |
·兵团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存在"市场失灵"现象 | 第25页 |
·兵团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市场失灵分析 | 第25-26页 |
·学校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博弈分析 | 第26-28页 |
·学生对学校和生源地银行助学贷款的认识 | 第26-27页 |
·学校和生源地银行在助学贷款中推诿现象 | 第27页 |
·学校与生源地助学贷款相互博弈分析 | 第27-28页 |
·贷款学生的就业观与代偿资助政策分析 | 第28-31页 |
·贷款毕业生的择业观调查 | 第28页 |
·贷款学生受代偿资助政策调查分析 | 第28-29页 |
·代偿资助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9页 |
·助学贷款学生偿还负担的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关于兵团高校助学贷款的建议 | 第31-34页 |
·领导重视,积极主动与经办银行建立银校合作 | 第31-32页 |
·强抓学生的诚信教育,降低贷款违约率 | 第32页 |
·鼓励学校和生源地积极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 第32-33页 |
·加强代偿资助政策的宣传,鼓励贷款学生服务基层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41页 |
附录一 调查问卷——助学贷款 | 第36-37页 |
附录二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结果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43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