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毂造型与结构设计一体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导论 | 第12-27页 |
·汽车轮毂造型与结构设计一体化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国内铝合金轮毂的生产及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铝合金轮毂市场需求 | 第17-18页 |
·国内铝合金轮毂生产概况 | 第18-20页 |
·国内轮毂行业的整体形势的特点 | 第20-22页 |
·铝合金轮毂在境外生产与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境外铝合金轮毂制造业概况 | 第23-24页 |
·国外铝合金轮毂的生产方式 | 第24-25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26-27页 |
第1章 汽车轮毂造型的审美研究 | 第27-48页 |
·审美的定义 | 第27-30页 |
·审美理论的渊源 | 第28-29页 |
·审美理论的内容 | 第29-30页 |
·汽车轮毂造型审美的外在研究 | 第30-41页 |
·轮毂古代造型历史 | 第30-37页 |
·轮毂的产品类型定位 | 第37-38页 |
·轮毂的造型的外在表现形式 | 第38-40页 |
·轮毂造型的形式美 | 第40-41页 |
·汽车轮毂审美的内在研究 | 第41-47页 |
·轮毂造型的深层文化内涵表达 | 第41-42页 |
·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分析 | 第42-43页 |
·基于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的本土化设计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2章 汽车轮毂的造型方法 | 第48-68页 |
·汽车轮毂的造型分析 | 第48-57页 |
·轮毂造型几何构成 | 第48-55页 |
·轮毂的其他构成元素 | 第55-57页 |
·轮毂造型与汽车整体造型的关系 | 第57-62页 |
·汽车造型与轮毂造型的演变 | 第57-61页 |
·轮毂造型与汽车造型风格匹配 | 第61-62页 |
·汽车轮毂的造型方法 | 第62-67页 |
·造型语义法 | 第62-64页 |
·仿生造型法 | 第64-65页 |
·新技术在轮毂造型中的运用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3章 汽车轮毂的结构设计 | 第68-78页 |
·汽车铝合金轮毂的结构分析 | 第69-70页 |
·铝合金轮毂的结构设计要求 | 第70-72页 |
·轮毂结构的有限元虚拟分析 | 第72-75页 |
·有限元法的发展及其应用 | 第72-73页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及结构 | 第73-75页 |
·轮毂结构的优化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4章 轮毂造型与结构设计一体化的实现过程 | 第78-91页 |
·轮毂CAID/CAE 一体化软件平台的选择 | 第78-80页 |
·AliasStudio 在造型方面的特点及优势 | 第78-79页 |
·Abaqus 在结构分析方面的特点及优势 | 第79-80页 |
·轮毂CAD/CAM 一体化方法流程 | 第80-85页 |
·汽车轮毂造型的草图 | 第81页 |
·轮毂造型的二维效果图 | 第81页 |
·轮毂造型的非参数化建模 | 第81-83页 |
·模型的渲染 | 第83-84页 |
·参数化轮毂造型的结构分析 | 第84-85页 |
·铝合金轮毂弯曲疲劳试验 | 第85-90页 |
·试验标准 | 第85页 |
·试验设备 | 第85页 |
·测试弯矩计算 | 第85-86页 |
·轮毂台架试验的有限元模拟 | 第86-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作者简介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