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10-12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2-14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 ·国内烧结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外烧结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钢铁企业含铁粉尘的几种处理工艺 | 第16-20页 |
| ·返回处理法 | 第16页 |
| ·火法处理法 | 第16-17页 |
| ·湿法(水力)处理法 | 第17-18页 |
| ·火法—湿法联合处理技术 | 第18页 |
| ·稳定化处理法 | 第18-19页 |
| ·选冶处理技术 | 第19-20页 |
| 第3章 烧结灰的物化特性 | 第20-27页 |
| ·烧结灰化学成分分析 | 第20页 |
| ·烧结灰物相组成分析 | 第20-21页 |
| ·烧结灰粒度组成分析 | 第21-22页 |
| ·烧结灰的磁性特征分析 | 第22-23页 |
| ·烧结灰在水中的分散性研究 | 第23-24页 |
| ·分散性研究技术背景 | 第23页 |
| ·分散性研究的实验原理 | 第23-24页 |
| ·实验过程 | 第24页 |
| ·实验的结果 | 第24页 |
| ·烧结灰综合利用工艺流程的设计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4章 烧结灰水洗脱钾及制备硫酸钾的研究 | 第27-36页 |
| ·基本原理 | 第2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 ·分析方法 | 第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 ·水洗脱钾的条件实验 | 第29-31页 |
| ·搅拌时间对烧结灰中钾的脱除率 | 第29页 |
| ·固液比对烧结灰中钾的脱除率 | 第29-30页 |
| ·温度对烧结灰中钾的脱除率 | 第30-31页 |
| ·最佳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31页 |
| ·从洗脱滤液中提取钾并制备硫酸钾实验研究 | 第31-35页 |
| ·洗脱滤液的净化 | 第31-33页 |
| ·硫酸钾的制备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5章 从烧结灰中回收铁、铅的实验研究 | 第36-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 ·实验试剂 | 第36-37页 |
| ·从烧结灰中回收铁的实验 | 第37-39页 |
| ·湿式弱磁选实验 | 第37-38页 |
| ·两级“弱磁→强磁”联合梯度磁选实验 | 第38-39页 |
| ·烧结灰中铅的回收及利用其制备一氧化铅的研究 | 第39-50页 |
| ·实验原料 | 第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 ·浸出工艺条件 | 第40-47页 |
| ·铅浸出液的氧化除铁 | 第47-48页 |
| ·氯化铅的分离 | 第48-49页 |
| ·一氧化铅的制备 | 第49-50页 |
|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 第6章 工业化中试及技术经济分析 | 第51-69页 |
| ·烧结灰中铁、钾资源综合利用工业中试研究 | 第51-59页 |
| ·中试规模及场地 | 第51页 |
| ·中试过程主要原材料 | 第51页 |
| ·中试过程主要设备 | 第51页 |
| ·中试工艺流程 | 第51-56页 |
| ·中试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 ·工业化的技术经济分析 | 第59-69页 |
|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数据 | 第59页 |
| ·精铁矿和钾产品的产量计算 | 第59页 |
| ·利用混合结晶生产N+P-20_5+K_20 复混肥料方案选择 | 第59-62页 |
| ·精铁矿、农用硫酸钾和N+P_20_5+K-20 复混肥年产值计算 | 第62页 |
| ·烧结灰综合利用过程原材料消耗与成本计算 | 第62-65页 |
| ·烧结灰综合利用生产装置建设投资估算 | 第65-67页 |
| ·烧结灰综合利用过程经济效益分析 | 第67-69页 |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9-72页 |
|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 ·小试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9页 |
| ·中试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 ·创新点 | 第70页 |
| ·本项目工业化建议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报的专利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