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网络表集中器开发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网络表集中器研究背景第10-13页
   ·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模式第13-15页
     ·硬件平台的选择规则第13-14页
     ·软件平台的选择规则第14-15页
   ·网络表集中器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前后台式网络表集中器第17-39页
   ·引言第17-19页
   ·前后台模式总体设计第19-21页
     ·系统总体框架第19页
     ·硬件平台选择与设计第19-21页
   ·ARM7TDMI处理器状态与模式第21-22页
   ·ARM7TDMI异常处理第22-27页
     ·内部寄存器简介第22-24页
     ·异常处理过程第24-25页
     ·可重入的中断处理程序第25-27页
   ·集中器前台程序设计第27-35页
     ·串口中断处理第27-31页
     ·GPRS通信程序设计第31-33页
     ·I~2C中断处理第33-34页
     ·时钟和定时中断处理第34-35页
   ·集中器后台软件设计第35-37页
     ·通信帧协议设计第35-36页
     ·I~2C存储格式设计第36页
     ·功能函数设计和优化第36-37页
   ·系统试用第37页
   ·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基于UC/OS-Ⅱ的网络表集中器第39-58页
   ·概述第39页
   ·UC/OS-Ⅱ内核结构分析第39-46页
     ·多任务第39-41页
     ·任务调度第41-43页
     ·任务之间通信第43-46页
   ·UC/OS-Ⅱ内核在LPC2114上的移植第46-52页
     ·OS_CPU.H文件第47-48页
     ·OS_CPU_C.C文件第48-50页
     ·OS_CPU_A.ASM文件第50-52页
   ·任务的划分与系统实现第52-57页
     ·任务划分第52-53页
     ·任务的实现第53-57页
   ·系统试用第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网络表集中器第58-75页
   ·概述第58页
   ·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的搭建第58-63页
     ·硬件平台简介第58-59页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第59-60页
     ·选择安装BootLoader第60页
     ·制作根文件系统第60-61页
     ·配置Linux内核第61-63页
   ·LINUX环境并发编程技术第63-66页
     ·进程第63页
     ·进程间通信第63-65页
     ·线程第65页
     ·线程同步第65-66页
   ·系统实现第66-74页
     ·进程与线程的划分第66-68页
     ·网络通信线程的设计第68-71页
     ·帧解析线程的设计第71-72页
     ·抄表类任务的设计第72-73页
     ·集中器配置线程的设计第73-74页
   ·系统试用第74页
   ·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集中器开发模式的比较第75-80页
   ·概述第75页
   ·操作性能比较第75-77页
   ·开发成本比较第77-78页
   ·开发难度比较第78-79页
   ·小结第79-8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总结第80页
   ·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5-86页
附录A 前后台系统主函数源码第86-88页
附录B 帧解析任务源码(UC/OS-Ⅱ环境)第88-90页
附录C SOCKET线程部分源码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白压延光伏玻璃配料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下一篇:自适应管道清洁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